整理后,先是发在微信朋友圈,设了分组可见,发在政界、商界、学界、红二代等几个组。后来被删了,我就在新浪博客发。
中国青年报:我们看到,全国工商联农产商会在官网上也转载了发言稿。
蔡晓鹏:我是代表工商联提出的问题。草根资本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石,现在的民营经济越来越有钱,而实体经济领域受的制约多,从业者压力大。
公权、私权要平衡,当两者有冲突的时候,如果连工商联这样的社会团体都不能发声,它就是公权的延伸,而不是私权的代表了。中立性没有了,社会就不能稳定、协调。
所以,我提出的问题和工商联的意图是吻合的,他们觉得,我讲了别人想讲而不会表达的话,很高兴。商会领导也看了这个发言,说讲得非常好。
民营经济有受抑制的传统
中国青年报:你从商的经历是怎样的?
蔡晓鹏:不是我想去从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成立了一家公司,有改革探索民营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性质,我去做了。90年代又去参加扶贫NGO。这样转下来,2002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中国青年报:2002年自己办公司的时候,想到会遇到“鬼子进村”的情况吗?
蔡晓鹏:想到过,因为80年代就有。当时北京发生一起海南汽车走私案件,我们公司买了两辆,但统计的时候,被统计成2000辆。企业账户被冻结,工商也不给办年检。我说,买车卖车,账面上有来有往,都很好查。但工商就不给你查,说没时间调查。
最后,工商局说要派4个人调查,从上海开始,然后到杭州、厦门、广州、深圳、珠海,最后再到海南。这就是旅游。我们专门派了两个人伺候他们,住高级宾馆,吃喝玩乐,还给钱,两个星期花了10万元。
其实他们都清楚,这是工作失误,只要看一眼统计就知道了。那时候,企业少,它就是要吃你、喝你。
中国青年报:上世纪80年代你被干部吃拿卡要过吗?如果有,他们都要些什么?
蔡晓鹏:要什么的都有,那时候还不是要钱,以要东西、请客送礼为主。我们企业送过的,有电视机、电冰箱、工艺品、字画、音响,还有吃的喝的。
一次,我们有一家涉外公寓开业,省市区的领导一定要请到,结果有个环保部门忘记通知了。环保部门后来有人爬到我们供热锅炉的烟囱顶上,说你们烟囱帽里面有烟尘,黑的,不行,要罚款几十万元。最后指明我们赔礼道歉,在北京最好的饭店单请好几桌。
中国青年报:在你看来,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
蔡晓鹏:民营经济的发展过去长期受政府的抑制。那时候,最大的压力来自工商、公安、税务,工商办一个证照就特别困难,上世纪80年代大部分时期不允许有私营企业,企业想挂靠主管单位很难,要有关系,当时还有“株连”,你出了事情,要有债务,爹妈上级要替你连带,没有好处谁给你连带?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