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际 >> 外媒印度要“大跃进” 希望10年间“取代”中国

英媒中国最近变强硬 只因美国逼得太狠(2)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共和党领袖鲍勃·科克(Bob Corker)表示:“在所有这些问题上,我们的对策一直是最低限度的卷入,仅此而已。与我会谈的每一个盟国的政府都会问我同一个问题,即我们是否还会出现在(那些需要我们的)地方。”

  从某个层面上说,所谓奥巴马态度过于消极的说法,是华盛顿就外交政策展开的长期思想辩论的一部分。当奥巴马首次当选总统时,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这反映在他激动人心的演讲、他主动接触穆斯林世界以及他与萨曼莎·鲍尔(Samantha Power)的长期关系上。鲍尔现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是倡导自由干涉主义(liberal interventionism)的主要学者。

  其实,奥巴马最近几年已经展示出自己是一位更植根于现实主义传统的总统,更致力于捍卫国家利益,对道德事业持谨慎态度。人们不应对此大感意外:奥巴马甚至在首次竞选期间就已向记者表示,他尊重老布什的外交政策。他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沉默表明,他相信避免犯错要比表现得果断更重要。

  去年9月,奥巴马在对联合国的一次讲话中表示:“就我们决定别国内部事务的能力而言,美国所秉持的谦卑态度来之不易。”

  芝加哥大学学者、知名现实主义思想家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称:“奥巴马在叙利亚问题上犯的错误,并不在于他没有坚持自己(就使用化学武器)设定的红线,而在于压根儿就不该设定红线。”(米尔斯海默补充称,他相信奥巴马“95%支持”他的观点。

  奥巴马极为慎重的决策风格使得外界更加认为其优柔寡断和无所作为,这与小布什依靠直觉行事形成鲜明对比。奥巴马在首个总统任期中围绕是否增兵阿富汗进行了数月的艰难讨论,在第二个任期中又围绕对叙政策展开了同样费时费力的一系列评估,但结果却都是:奥巴马决定什么也不做。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