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不能依赖政策优惠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人才的紧缺日益凸显。为了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过去10余年,许多高职专科院校办学招生。不过,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发现,遍地开花的院校却多招生遇冷,此外,由于劳动强度高、工资水平低、社会认可度不高等诸多因素,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科班毕业生在一线养老护理岗位上的流失率高居不下,甚至超过七成。(7月5日《北京青年报》)
2011年,民政部出台的《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显示,到2020年,养老护理员达到600万人。而目前开办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高校每年培养学生规模不超过3000人。巨大的市场缺口,让不少学校看到了机遇,遍地开花的院校招生却意外遇冷,调研显示,2014年,全国45所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中,有10所院校没有在校生,有10所学校在校生人数少于50人。一方是强烈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人才培养的瓶颈,对此,不少人士呼吁国家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对养老护理人才实行免费教育政策,再比如给予一定的入职补贴等等,让更多学生投身到养老护理的事业中来。
当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养老护理人才存在极大缺口是事实,院校招生遇冷是事实。分析这些事实的背后,原因大概有那么几条:一是工资待遇低,收入与付出不对等;二是陈旧的观念打击着人们从业的信心;三是上升通道狭窄,缺乏制度安排,没有职业荣誉感等。对此,国家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以促进有关人才的培养,扶持养老事业的发展是应有之义,这既是养老事业公益属性的要求,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之举。
然而,我们还应看到,养老服务终究是个产业,可以出台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的优惠政策,却无法做到包打天下,这是因为招生遇冷只是产业的入口,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产业内部存在着种种问题,比如对于养老产业过于强调公益性,而对市场属性认识不足,比如养老服务机构盈利能力偏弱与其管理能力、服务能力有着莫大关系,再比如养老护理的专业化不足等等问题。
养老护理是个巨大的金矿,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金矿的开发不仅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市场之手的推动。比如,科班毕业生待遇偏低与流失率偏高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养老机构品牌化运营和提高服务附加值来解决。有一些外资养老护理服务机构做得风生水起就是鲜明的例子,精准的客户定位,规范化的运作,完全市场化的运营,养老护理人员获得不菲的收入也是情理之中。
从发展前景来看,养老护理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养老护理人员有多稀缺自不待言。但,我们不应只看到产业上游人才培养的瓶颈,也应看到瓶颈产生的内在原因,出台相关人才培养优惠政策固然能够解决眼前问题,然而没有产业下游的健康发展,终究是治标不治本。与其单纯关注出台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的优惠政策,不如进一步营造养老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市场竞争的大手充分发挥作用岂不更好?
文/杜建锋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