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学艺术 >> 西安纪念柳青百年诞辰

“戏曲活化石”如何真的活过来

  5月31日,浙江省新昌县调腔剧团演员曹晓云(右一)为南岩小学学生讲解新昌调腔的戏服特点。新华社记者 刘勇贞摄

  在时代变迁中,一个地方剧种如何摆脱生存危机而走上复兴之路?跌宕起伏的生存命运折射出怎样的经验教训?

  摆脱消失命运

  600年古戏重登舞台

  5月30日晚上7点,在浙江省新昌县溪西村外的马路上竟然出现了罕见的拥堵。马路外侧停满了小汽车,后到的大客车被戴着红袖箍的村干部拦住,只允许乘客步行进村。位于村中心的小广场,上千名观众密密麻麻地挤在舞台前等待调腔戏《甄清官》开演。7点半,随着一声锣鼓,大戏开场,跌宕起伏的剧情紧紧抓住了观众。今年82岁的村民何招土说,这台戏比他之前看过的演出都精彩,“还是专业的厉害,好看。”

  新昌调腔起源于南戏,是中国最古老的声腔之一,为明代“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唯一遗音,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流行,传统戏曲普遍面临观众流失、演员老化、演出减少等挑战,一些古老的地方剧种濒临消亡乃至消失。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尚存500余种地方戏,但目前保存下来的仅有317种。近年国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各地各界对戏曲剧种予以特别的重视,一些数十年销声匿迹于舞台的剧种又被挖掘、抢救出来。新昌调腔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绝境逢生的地方戏代表。

  今年85岁的原新昌调腔剧团编剧、导演石永彬说,调腔能够逃脱消亡的命运而保存至今,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得益于调腔艺术工作者的坚守。他介绍说,调腔历史上曾两度濒危,一次是抗战时期,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调腔艺人星散,调腔戏已多年没演,名存实亡;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调腔剧团仅剩20余人坚守。“这两次危机都是政府出手相救,如果当时不抢救不保护,调腔肯定也和弋阳腔、海盐腔一样已经消失了。”石永彬回忆,1951年至1958年,在县政府的帮助下,县文化馆从周围十几个县区寻找调腔老艺人,成立剧团,组织演出,老艺人们在台上演,石永彬就坐在台下边听边记,60多个剧本就这样保存了下来。今天剧团能够恢复《北西厢》《汉宫秋》《程婴救孤》《闹九江》等优秀传统大戏,就源于这批剧本。

  1992年后,调腔老艺人相继退休,调腔剧团经费从全额拨款改为差额拨款,演职员的薪金降至原有工资的一半,演出场次从年350场至400场降至年100余场。许多中青年演职员或被兄弟县市剧团的优厚待遇吸引走,或改业,到最后,全团70余人只留下20余人坚守岗位,只能与县越剧团合并演出。一时间,新昌调腔还能不能留住成了疑问。

  2006年5月,新昌调腔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昌县委县政府制定出调腔保护抢救五年规划,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调腔从濒危中开始复苏。如今新昌调腔剧团每年可以演出130余场,生存危机的警报暂时解除了。

  政府出手相助

  保护成为复兴契机

  新昌调腔剧团现任团长王莺说:“这几年不管是下乡演出还是在城里演出,观众的反映都是好看、喜欢,希望我们多演。”但作为地方戏,调腔无法与京剧、越剧等大剧种相比,新昌调腔剧团是唯一能演这一剧种的专业院团。王莺坦言:“如果取消政府补贴,完全走市场,我们是不可能生存下来的。”

  据剧团统计,在不计算演员演出补贴的情况下,每场演出仅租用舞台、往返交通、食宿等费用就需要1.7万元,正常的商业演出每场至少需要收入2万到3万元才能收支平衡。

  但近些年村集体经济实力的下降使得农村这一重要的戏曲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溪西村委会主任张妙能说,村委会每年只有7万元的收入,今晚这样的演出如果要让村里掏钱请戏团要花掉三四万元,“肯定是掏不起的”。一些受访的村民也表示,如果让他们自己掏钱买票看戏,他们宁愿在家里看电视。

  观众群体的狭小决定了地方戏特别是稀见剧种生存不易。但地方戏只有坚持不断地演出,才能培育观众、锻炼演员,才能实现活态传承的非遗保护目标。新昌县文广新局局长竺健庭说,为了鼓励多演,县政府以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每年采购30场,每场补贴1.5万元。同时加大对调腔剧团开拓演出市场的鼓励扶持力度:一是在完成每年至少60场演出的前提下,超出演出场次每场奖励2万元。二是鼓励剧团走出新昌开拓市场,在外县、外市、外省演出每场奖励1万元至3万元。此外,每复排一台传统大戏给予30万元的排练经费,重点剧目创作单独安排资金。深受观众喜爱的新创历史剧《甄清官》就是在得到重点剧目创作扶持资金后得以顺利上演的。

  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调腔剧团成为2016年绍兴市演出场次最多的专业剧团。戏迷群体也随着演出的增多而大幅上升。2015年“十一”期间调腔剧团首次全面对外商业演出,在不赠票、送票,所有戏票一律公开销售的情况下,5场大戏平均上座率接近80%。今年春节期间在欧潭村连演五天五夜10场大戏的经历令王莺兴奋不已,她说:“这说明调腔的群众基础还是很深厚的,增强了我们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不过,在演出现场,记者也注意到观众以中老年人居多。这实际是今天所有传统戏曲都要面对的问题:年轻人一方面对传统戏曲缺乏了解和兴趣,一方面又忙于工作无暇看演出;而老年人购买力较差,难以支撑起持续性的商业演出市场。戏曲学者杨晓霞指出,如今调腔的观众、戏迷都以老年人为主,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看戏也就图个热闹,因此爱看武戏多于看文戏。她说:“什么样的土壤会孕育出什么样的艺术,戏迷水平太低不利于剧团排练上演高水平的戏。要使调腔艺术进入振兴期,吸收高文化、高素质、高水平的新戏迷也是当务之急。”

  新昌县委县政府也已意识到这一问题。为了培育年轻一代观众,县政府决定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调腔艺术进课堂”活动。从今年3月起,南岩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调腔课程,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章华琴等担任教学。同时,每周一三四下午开设调腔精品社团,招收了72名学员。校长杨晓玲说:“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只会唱周杰伦的歌,不知道自己家乡还有这么好听的调腔。”

  传承危机犹存

  期待“新鲜血液”注入

  尽管今天调腔的生存危机已暂时解除,但王莺心中仍有隐隐的不安。“我是1987年考进艺校学习调腔的,20年后我们团才开始招收新一批学员。再过10年我们这批人就要退休了,如果没有新人接上,调腔的传承危机还是没有解决。”王莺说如今自己最盼望的就是政府能拿出专项经费,尽快再招一批二三十个学员。

  但招生并非易事。2007年,调腔剧团在全县13岁至15岁的中小学生中招收了5年制中专班学员34名,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现在城里都是一个孩子,家长普遍不愿意孩子学戏,太苦,收入又低。”王莺说。特别是2013年院团体制改革后,一部分人进入事业编制的新昌县调腔保护传承发展中心,其余人员则进入发展中心下设的新昌县调腔剧团,实行企业劳动合同制管理,职业和收入的稳定性都成了问题。据统计,调腔剧团35名员工去年全年工资平均2.5万元。

  今年24岁的曹晓云2007年和其他三十几位同学一同考入调腔中专班,5年艰苦学习后成为调腔剧团的专业演员。但她每月工资仅为2000元,在新昌当地也算偏低的。“大家都知道我们浙江电商发达,我同学在家开个网店都比我赚得多,如果不是喜欢调腔,可能我也不会继续唱戏的。”曹晓云说。

  办公和排练场地紧张简陋也令演员们头疼。由于没有自己的团部,调腔剧团借用了县文化中心。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量的演出设备就堆放于文化中心的一楼。而排练厅只有100多平方米,男女演员不得不分批排练。

  今年74岁的章华琴目前是新昌调腔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她说,调腔传统剧目有600多种,但目前青年演员真正经常上演的剧目只十余出。传统剧目如不加快记录整理,未来就没人会唱了。有的珍贵剧目比如《北西厢》剧本已经不全,只能演其中四折即《游寺》《请生》《赴宴》《拷红》。

  对此,竺健庭表示,政府正在加快实施调腔剧团建设,将安排专项资金,配齐相关设备。同时规划建设中小型剧院,为调腔艺术表演提供舞台,为戏迷提供欣赏场所。同时成立“新昌调腔保护传承发展专项基金”,在面向社会筹集资金的同时,政府每年从新昌县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注入补充基金,为调腔理论研究、剧目挖掘排演、人才培养等提供扶持。(记者张 贺)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