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应《新时社报》邀请,左起:李伟雄、黄家樑和陈志华,讨论中学中史教育的现况与对策/记者麦润田摄
新时社网5月10日讯(记者 唐晓明 吕少群)香港考评局报告显示,中国歷史科考生由会考年代每年两至三万人,减少至近年文凭试的不足7000人。《新时社报》上月报道全港近一成中学(约50间),包括三间官校,高中不开或停开中史。《新时社报》邀请三位资深中史教师,包括中史教师会会长李伟雄、理事黄家樑和中国歷史教育学会理事陈志华,围绕“中学中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细说中史科变成夕阳科的来龙去脉及其可行出路。
中史教师会理事黄家樑称,2002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各学科被整合于八个学习领域之内,而初中课程最大问题是“兼教”,很多中史科老师,大学并非选修中史,因为每间学校老师的堂数要平均化,不少老师(特别是术科老师)被校方要求兼教“用广东话、中文授课,任何老师都能教”的中史科,令中史师资的专业成疑。他慨嘆,就算课程改到天花乱坠,但老师未能配合,只会是一个死结,如果初中不解决兼教问题,变为专科专教 ,中史始终难以活化。
错失大改革时机
中史科本身亦有其不足之处。黄家樑表示,1996年1997年中史科曾经歷过一次改革,当时想加入香港史元素,但最后学界未有共识,结果香港史只变为附录,放于课程末端。“当时曾探讨是否加入文化史等趣味元素,如衣食住行的题材,结果大家拒绝作出大改革,以致错失时机。中史科老师之间没有一个共识,究竟是否加香港史、改单元式、加文化史,都是争辩议题,令课程停滞不前、难以改革。”
黄家樑透露,课改下,有学校将中史课程弄得支离破碎,只有中三有中国歷史课,结果令学生只有近现代史的认识,升上中四后,若选修中史科,就需从头接触;亦有传统名校将初中中史融入人文学科,用英文教授,令学生对中史名词感到陌生,升上高中后学习过程便大打折扣。“香港社会氛围较为重视商科,觉得中史科不太实用,特别是新高中有了‘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这类具竞争力的科目出现,而且学生现时选修科只有二至三科,渐渐令中史科修读人数下跌。”
中史考核方式需重新规划,黄家樑批评现时课程给人感觉难读,太多内容要记,对学生来说难以应付。例如,文凭试中史试卷很多思考题所提供的资料,对答题没有多大意义,最后还是靠背诵内容取分,而且多以长题目形式作答,令高中中史科退修率大增,与会考年代相若,通常读完中四后即于中五退修。他苦笑道:“有学生反映读完中史后不爱中史,因为整个课程都是围绕王朝治乱兴衰,内容不外乎互相厮杀,戚宦之争、王莽篡汉等成了杀人事件簿。”
重新规划考核方式
黄家樑质疑,高中中史以前专题史有吸引力的元素为何被全部废除?“丝绸之路、南宋史舶司和郑和下西洋的对外交流,讲中国文化如何传到其他地方,文化史讲宋朝的《清明上河图》,也可讲授当时市民的生活,刺绣、瓷器等中国文化的精华,很多都值得讲授,过去学生都觉得非常有趣。”
现时,初中中史科每周可以有两节课,三年要学五千年的内容,结果就算跳课教,中三时往往只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多是改革开放,甚至只教到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为止。假如只开一年或两年中史,则所教的更少。现当代中国史几乎变了一片空白。难怪提及香港部分时,有的会沿袭港英时期所讲始于1842年。
电子学习加强互动
在中史科的教学法上,中国歷史教育学会理事陈志华认为,目前中史科推行的是螺旋式课程,即初中课程先教一次,再于高中教一次,容易令学生感到沉闷。他认为是时候反思,螺旋式教法是否仍适合香港现今社会的教学需要。“目前中史科的教法趋势,仍是喜欢走出课室。但其实早在1977年已鼓励带队考察,学界可考虑除考察以外,还有什么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令学生投入课堂,例如电子学习。”他补充,电子学习互动性强,上一代老师讲解得好,又功力深厚,但这一代的学生则想有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电子学习能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谈到中史课程的修订问题,中史教师会会长李伟雄认为困难重重,因为香港现在处于“泛政治化”年代,“当你考虑对课程作增减,好快就会被人说背后是否有政治动机,这些联想若经不断发酵,会令改革难以推行。”但他重申,有困难不代表就此撒手不理,“现在社会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没有共识就不去讨论,这种不去面对问题的做法,只会令问题如滚雪球般愈积愈大。”
多教近代史 增人物故事
中史教师会会长李伟雄慨嘆,一些人未读通中史,令其将陆港两地关系割裂。他倡议加强提升学生相关的歷史知识、歷史基础和歷史观。例如鸦片战争前香港根本就是中国领土,九七回归就是香港主权重归中国。
李伟雄主张,高中课程可提升层次。他关注目前主题式内容太多,但主题之间却扣连不到彼此的关系,停留在一些事件上,只有点,而没有线和面,他呼吁用一些概念和史观贯穿,让学生读得较为深刻和较易掌握歷史事实。“例如外国有学者分析唐宋两代之间,并非流于了解中央集权、三省制,他们会将唐之前的时代定为古代,由宋开始走入近代,当中涉及权力结构、税制等转变,了解唐宋这些背景脉络,贯通学习,并非只流于一件事件,相信会较为吸引学生的兴趣。”
“再者,近代中国有一条主线,就是中华民族的復兴过程,受尽西方的入侵,如何扭转劣势,做到大国崛起,重新令到民族復兴,这些观念都可以渗入课程里面,而不是流于洋务运动、八国联军、改革与维新等,但却走不出百多年由谷底走出来的过程,我认为这种史观学习在未来可以加强。”李伟雄强调,考试未必要考得深,但教的时候起码要让学生知道歷史事件之间并非割裂,时代之间其实是环环相扣。
李伟雄建议,现时课程可在必修部分加入多些人物故事、贡献,现在给人感觉重于事件、制度,与人较为抽离,这个部分可将我们的爱国精神表达出来,现时有些人说香港歷史与中国无关,有异于中国,第一这些人不读歷史,第二是不识歷史,第三完全无歷史知识。“好简单的一件事,香港在鸦片战争之前根本是中国的领土,只不过是国势弱时给人割让,中英(关于香港前途)联合声明都是说重新行使主权,但现在的人好像没有这方面的歷史知识、歷史基础、歷史观。所以在史观方面可以加强,不要只侧重一两件事而看不到大的脉络,高中可特别在这方面多加反思,民族復兴观念可多下工夫。”李伟雄又提出,从市民日常生活入手,多教近代史,以加强对中史科的兴趣。他强调,中史与港人生活息息相关,应该提高学生能力而非否定。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