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军事 >> 王毅直言日本不接受中国强大崛起 坦率令日吃惊

新型导弹试射遭不明干扰 体育馆居民区找到源头(2)

然而,仿真室成立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电磁频管领域的研究应用已驾轻就熟,并在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得到实战检验。

相形之下,肖凯宁他们“一穷二白”:无技术储备、无专门人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落后一步,而是落后一代甚至几代。

“频管仿真是打赢急需,等不得也拖不得,必须杀出一条血路,迎头赶上!”那年6月,肖凯宁带领十几名年轻军官,经过艰辛的拓荒之旅,推动建成国内一流的电磁频谱特性综合测试分析平台,使我军具备了对武器装备频谱参数进行精细化测试的能力。这一开创性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肖凯宁和他的团队没有陶醉,他们的目光越过鲜花与奖杯,看到了更深的隐忧——

单个装备频谱可以做“CT扫描”,但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涉及陆海空天各种武器装备。而检测整个体系是否存在用频冲突,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将它们集中在一起进行实测。

这根本没有可操作性,怎么办?

“能不能把三军武器装备的电磁频谱特性‘提取’出来,装进电脑里,运用数字仿真技术进行用频模拟推演?”一个全新而大胆的设想,在肖凯宁的脑海里萌生。

这是一次跨学科的创新。在数字仿真面前,当时57岁的肖凯宁还是一名新手,身边5名研究生5个专业,没有一个与之搭界。隔行如隔山的他们,硬是从最基本的概念着手,用3年多时间,将我军近百种主战装备用频特性“数字化”,把它们成体系地“装”进方寸荧屏,建成了全军第一家频管数字仿真实验室。

这是我军电磁频谱版的“兵棋”系统。有了它,不仅导弹旅、空中作战集群、海军舰艇编队可以运用计算机对用频武器装备进行摆兵布阵,而且武器装备研发立项审核、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研究,以及战场建设用频论证等长期困扰我军建设发展的关键性难题,也将迎刃而解。

闯关夺隘的仿真室团队没有止步。当得知少数发达国家正在展开频管半实物仿真分析和试验,这群“频管人”又开始了新一轮冲锋……

许多军事专家预言:未来战争,谁善于控制、驾驭和运用电磁频谱,谁就能赢得战场主动权。

成立以来,仿真室展开跨越式追赶,正推动我军向这一目标阔步迈进。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