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辛忠:“习式治国”的立体路径

辛忠:“习式治国”的立体路径(3)

  底层让利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毛泽东、邓小平之后最具领袖气质的领导人,习近平在2014年的治国理政,体现出鲜明的底层色彩,这与他的基层成长经历有关,更是他“铁腕治国、俯首为民”的执政风格的直接体现。

  这一年,户籍制度改革破冰、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劳教制度废除、就业创业获扶持、养老金并轨、居住证管理新规待发、一考定终身被打破、棚户区改造加码等,一系列延续了数十年的民生问题得到解决,改革的红利,实实在在地落到了普通百姓头上。地域歧视破除、人口红利释放、社会价值体系重构。中国社会,沿着更加尊重生命,更加尊重个人,更加尊重和照顾社会弱势群体的方向在前行。

  这些福利政策背后,是中共把视野从庙堂移至民间,致力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政治理想。这种转变,得益于习近平重树中共官场政治信仰的努力,以及在亲临庆丰包子铺、深入企业农田与民互动中,建立起的亲民为民的执政作风。

  另一方面,“与民让利”的政策大方向,也基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重构后的价值导向。以自主创业为例,工商登记制度作为政府部门管控最严格的环节,办理企业登记往往要经历数月时间,跑数个甚至数十个部门,创业门槛极高。今年3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通过改革公司注册资本及其他登记事项,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准入的条件,降低准入“门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成为政府行政审批改革的“先手棋”,也促使今年的新注册企业数量呈现了井喷式增长。

  七月底,经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出炉,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建立完善居住证制度等。这些在习近平博士论文中有所体现的改革手笔,标志着内地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体制将退出历史舞台。城乡二元户籍管理模式的打破,打通了城乡之间人员流动的最后一道屏障,为新一届领导班子蓄力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了最可靠的人口红利。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