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上站岗执勤的战士。摄影/尹夕远
原标题:天安门——广场万变,不离其宗
1988年,时任北京市旅游局局长、薄一波之子薄熙成把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开放天安门城楼当成了一个心愿。1988年1月1日,北京国际旅游年的第一天,天安门城楼正式开放。
天安门广场上“祝福祖国”大花篮正式撤走是在11月17日,从9月25日起,这个天安门广场史上最大的花篮共计亮相53天,是广场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展示。
这座花篮高18.2米,篮盘直径15米,中心花坛直径50米,大花篮中共需插置巨型花80余枝,可以保证在10级大风中不凌乱、不倾倒。这是30年来中国工业技术的成果——最大的那支牡丹重300公斤,直径3米2,相当于两个成年中国女性的平均身高。
花篮的外观跟往年变化不大,都是颜色鲜艳、花团锦簇的模样,只有在诸如《北京晨报》的报道上,你才能知道背后的高科技细节。今年花篮上的仿真花采用了新的3D扫描定位技术,每一朵花都有坐标。
插花工艺技师完成花篮模型制作后,先用3D扫描定位技术定位支撑杆、方向,标注出各个定位点,而后进行等比例施工。
换句话说,我们墙上挂个油画贴个对联都要远远地找另一个人看看“正不正”,但在天安门这种工作是由高科技来完成的。
天安门被看做北京中轴线上的原点,而3D扫描定位技术保证花篮上每朵花都在自己的集体中,保持端正在正确的位置上。
大花篮和天安门广场在这30年间遵循的原则几乎无二,大变动没有,而新的改变体现在细微末节处,尤其是高科技从各个角落里不断渗透进这个被年轻建筑包围的广场。
秧歌扭进广场
2014年,在习近平的建议下,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前一天,被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在那一天,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围铺上了红毯,碑座底部围满了花篮。这是一场七常委全部参加的大型活动,在寓意着“中国梦”的大花篮南侧,各界群众整齐列队。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纪念碑基座,在花篮前驻足凝视。习近平迈步上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
为了活动方便和保持肃穆,近几年人气很高的LED大屏幕也被暂时拆除。
这两块巨幕是天安门广场在2009年为了迎接国庆六十周年庆典添加的最新科技产品,这两组显示屏宽均为50米,高7.5米,采用点间距16毫米的全彩色LED像素,其横向3072点像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广场LED显示屏之最。
这两块显示屏曾作为高科技新设备引入广场,现在已经与广场融为一体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平时,屏幕上滚动播出城市的风光片和公益广告。它们不接商业广告,尽管每年维护LED屏幕的费用需要花费1600万元。此前曾经有江湖骗子向各地政府和企业许诺能接大屏幕广告而被逮捕、起诉。
LED大屏幕只是运营天安门广场中一小部分支出,天安门广场更多的支出是修缮和改造,2013年,天安门院内中心甬道两侧步道砖改造、广场护栏改造、华灯杆改造等项目支出为9859.14万元。
这对天安门广场来说不算是脱胎换骨的大工程。1950年代,长安西门、长安东门和中华门相继被拆除,狭窄的广场从此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天安门大方块(Tiananmen square)。
更大的一次工程是天安门城楼于1969年重新翻修,今天我们看到的城楼就是那一次建成的,邢台地震之后,考虑到安全因素,旧城楼被拆除,代之以今天这个复制品。此后除了周边建筑的改变,这个广场本身没有太大的变化。
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为了彰显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取得胜利,秧歌这种地道的农家人的舞蹈形式跟着解放军进了北平。这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的第一场庆典活动。此后则是10月1日的开国大典。
在1950、1960年代,几乎每年的五一、十一,天安门广场上都要举行庆典活动。
经常使用的城楼和广场必须仔细维护,天安门城楼的主题颜色是红色,中国人传统意义上象征喜庆的颜色。天安门城楼所用的传统红色涂料一直是铁红粉,其实就是红土的浆液,它被称之为“广红”,这种颜色深沉大方,被认为是配得上这座古老建筑的最佳选择。但铁红粉黏合度低,涂到墙上,日晒之后容易粉化,雨天之后墙上会出现“泪痕满面”的迹象,墙角下还会积下红水。晴天之后,漆皮开始剥落,非常影响形象。
20世纪80年代初,一名761厂的工程师研制一种色调与铁红粉类似,但具有特殊附着力和渗透力的涂料,此后,这种被命名为815型古红漆的涂料成为天安门的专用漆。
在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城楼上还挂了8盏大红灯笼,由几位民间手工艺人在几天时间里赶制出来的巨大红灯笼成为了天安门城楼上的标志物之一。这也是共和国独有的灯笼,此前的中国传统灯笼大多是立式灯笼,不是这样的橘子或者磨盘柿子形状扁球体,现实中如果提着这种灯笼行走会非常不便。但这种形状雍容华贵,饱有威严,就成了天安门的一个重要标志。
1994年,手工制作的灯笼被折叠型灯笼取代。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完成了几件“大事”,无论是官方组织的还是民间自发的,天安门广场上有过多次大型的庆典活动,一些临时建筑或者装置也不时出现在广场上。
1994年12月19日,距离香港回归925天时,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门前挂上了一块电子倒计时牌。
1997年7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参加北京市人民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联欢会的人们观看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电视直播。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标出:距1997年7月1日还有零天,零秒。欢呼的人群让整个广场都沸腾起来,人群里还有影视明星黄晓明,当时他还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一名学生,他跟着人群对着镜头激动地比划着“yeah”的手势,那张照片一直收藏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博物馆里。
四年后,北京申奥成功。那个夏夜下起了大雨,天安门广场仍然人山人海,申奥成功的消息发布后,广场上欢呼声此起彼伏。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燃放焰火《历史足迹》,29个巨大的焰火脚印,沿着北京的中轴线,经过天安门广场,一步步走向奥运会主会场。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