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彭启安在家乡汕头塔山创建内地首个“文革博物馆”
新时社报记者 郑曼玲
塔山的风很猛,将宽大的裤腿扇得呼呼直响,82岁的彭启安站在“文革博物馆”前,始终挺直腰板纹丝不动,任凭几绺银白发丝肆意飞舞,岁月在额头横生的纹路里跌宕起伏。18年前,从广东汕头常务副市长任上退休时,彭启安原本有安度“厅官”晚年生活的各种方式,他却偏偏做出有点“离经叛道”的选择──在家乡创建内地首个“文革博物馆”。“目的不是为了揭疤痕、掀老底。”彭启安很赞同作家巴金在《随想录》中的大声疾呼,“惟有不忘‘过去’,才能做‘未来’的主人。”
“爸爸,这个人叫刘─少─奇。”怯生生的童声从风中传来,显然对面前这尊塑像并不熟悉。“是的,他曾经是我们的国家主席。”浑厚的男声回应。
十月深秋,位于汕头市澄海区塔山风景区的“文革博物馆”萧索而寂寥。听到这一对父女的对话,彭启安停下脚步,若有所思。乍一看,“正厅级”的彭启安更像一个村支书,脸色黝黑,身材壮实,洗得发白的衬衫随意塞在松垮的西裤里,脚上的休闲皮鞋沾满积久的灰尘,聊到兴起,他会乾脆翘起腿,把裤管挽到膝盖,率真而随性。只要有时间,他就喜欢来到“文革博物馆”,与寡言少语的管理员老杜一起拂尘除草,倾听历史簌簌下落的声音。
弃安稳生活挑战使命
出身澄海农家的彭启安自小参加革命,年纪轻轻便成了揭阳县委副书记,还被树为先进典型。“文革”爆发后,彭顷刻间被打成“三反分子”,锒铛入狱。“我当时估计自己要被判30年徒刑。”一口潮汕普通话的彭启安特意竖起了3根指头。事实上,他低估了自己的“罪行”,出狱后不久他才听说,县革委会曾经上报的5人枪毙名单中,他排在第2位。
最终他逃过一难平反出狱,在改革潮流裹挟一切的当年,彭启安来不及回望便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新时代建设中。自1983年起,他当过10年的汕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和5年的市政府顾问,主管交通能源通讯等重要部门。在潮汕地区,他以清廉实干赢得不俗口碑,不少回乡投资兴业的香港潮籍乡亲与他保持浓厚交情。
如果一切顺理成章地发展下去,或许彭启安会跟其他大部分厅官一样,过上安稳祥和的退休生活。直至1996年的一天,他的人生突然有了新的使命。
当时,他受邀到澄海塔山风景区参加活动,发现山坡上一片乱坟。一问才知,“文革”期间澄海斗争惨烈,死难四百多人,伤残者达四千多人,当地人将其中71位遇难者埋在这里,当中包括曾当过中学校长的彭启安的五哥。
这一片乱坟堆,就像启动心灵的神秘按钮,打开了彭启安几近尘封的记忆。
厚着脸皮募集经费
他突发奇想,能否聊尽绵力以示纪念?这一提议得到十多名与之共事多年的“厅级”老干部积极响应,他们成立了“长老院”,开始以民间名义募资修建。
自此,彭启安顶着一头倔强的银发和一张“信得过的老脸”,到处“求爷爷告奶奶”,那些原先围在他办公室苦等项目审批的企业家们,转而成为他尴尬“化缘”的对象。捐赠者中还有不少海外热心人士,李嘉诚基金会就曾为此捐出30万元。在给彭启安的信中,李嘉诚写道:“塔园之建设,为历史留下忠实之见证,当能令后人深思及有所警惕,实具意义。”
尽管多年从政积累下的人脉和声誉,几年间就“换得”了2000万元捐赠,但彭启安仍以“酸甜苦辣”来描述募集过程,他用手掌在脸上来回搓着,呆着一丝苦笑,“我的脸皮已经磨到最薄了”。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