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16年开始,这批所谓“黑人家园派”就不断尝试将解放黑奴送回非洲,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他们在西非巧取豪夺,获得了当时称作“谷物海岸”的一些土地,并将这些土地合并,于1847年成立了利比里亚共和国,这个国家的国名意即“自由之国”,国旗干脆就是美国的翻版。由于没多久南北战争爆发,“黑人家园派”一蹶不振,1867年后有组织的从美国运送自由黑奴前往利比里亚活动停止,从1820年到1867年,47年间从美国出发去利比里亚的自由黑人不过1.3万多,仅占美国黑人总数的2.6%,占利比里亚总人口2.5%,却占据了利比里亚绝大多数土地、财富和几乎所有政治特权,直到独立后第132年当地土著黑人才第一次掌权,此后美国黑人后裔又反过来成为被该国政治主流排斥的群体。
这个国家因为土著黑人和美国黑人后裔间的百年矛盾,曾长期陷入血腥仇杀和内战,更是非洲50多个国家中,唯一从未有过殖民地经历的国家,对这个“自由国”身份,该国国民普遍感到自豪(按照一位旅居贝宁的利比里亚侨民说法“除了乔治·维阿和‘自由国’,利比里亚也没啥可以自豪的了”)。因为这段历史渊源,该国政府、社会对“殖民地”的提法十分敏感和反感,疫情爆发后政府一度隐瞒,民间更普遍称之为“西方殖民主义的谣言”、“妄图将利比里亚孤立起来的阴谋”,甚至在政府承认疫情、接受外援后,该国还多次爆发针对欧美援助人员的攻击行为。可想而知,“殖民地原则”对这样一个特殊社会,又意味着什么。
“殖民地原则”的名与实
这并不是说“殖民地原则”就真的在非洲不存在,事实上,“宗主国”之于非洲,尤其撒哈拉以南非洲,是有着深刻影响的。非洲有漫长的殖民地历史,其中尤以英、法两国对非洲影响最大,前者曾在非洲占据最多殖民地人口,后者则拥有最大的殖民地面积。对于在非洲的殖民地管理,英法两国有同有异。
同的方面,一是均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政治治理原则,并着力建立非洲殖民地在经济上对宗主国经济体系的依附关系。英法均在当地建立了较严密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和法律体系,并将当地经济塑造成单一的原料供应地兼工业品倾销地,这一方面让殖民地的经济来源有所保证,另一方面却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可以与宗主国经济互补,却与周边邻国难以发生横的经济交集和互利,至今,许多非洲前殖民地国家的公路、铁路,仍是“矿山-港口”模式,而彼此却不成网络,因为这些公路、铁路,实际上都是宗主国交通网的末梢、终端,而不是真正为殖民地服务的。
异的方面,英国主要采取“代理人制度”,即在殖民地扶植当地亲英阶层进行间接治理,同时尽可能在当地人中塑造对立面,以达到牵制的目的,通常不直接插手殖民地内部事务;而法国则在殖民地复制出一个个政治、法律体系和本土相近的“小法兰西”,对当地实行直接治理,殖民地的精英会去巴黎做官(塞内加尔开国总统桑戈尔就做过法国文化部长),而法国人则充斥殖民地各管理部门。
英国模式优势是和当地社会的矛盾较缓和,缺点是效率低下,容易滋生腐败和社会矛盾;法国模式的优势是效率更高,缺点是法国人和法国直接介入当地矛盾,很容易成为仇恨对象。正因如此,殖民时代结束后,英国建立的英联邦体系至今不但存在,且成员越来越多,而法国搞的“法兰西共同体”则很快土崩瓦解。
英法两国都曾不惜工本,竭力维持宗主国的体面和利益。英国曾在非洲搞“英联邦特惠制”和“英镑区”,而法国则倒贴大量金钱和信用担保,搞了非洲法郎(FCFA)和非洲航空公司(AF)两大标志性工程,其中由法国国库担保、14国通用的非洲法郎币值稳定、流通方便、信用卓著,避免了其它非洲国家巨额通货膨胀的压力和风险。两国还分别以英语和法语为纽带,确保本国在非洲英语区/法语区的文化存在。
独立后的非洲各国动乱频仍,内战和地区冲突不断,各国自身实力虚弱,非洲各国间的联盟也难以发挥很大作用,英、法两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一度成为许多前殖民地国家安全、稳定的保障,其中法国在半个世纪间用兵非洲近50次,被称为“非洲宪兵”。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