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军方表态拥护审查周永康 中共常规工作议程未受干扰

港媒习王联手推反腐大业 王岐山成口碑最佳纪委书记

王岐山资料图片

  新时社网8月1日讯 本港媒体明报今天刊发评论文章《王岐山的思想和班底》,认为十八大以来重拳反腐的雷霆之势,加上近日公布的中纪委立案审查周永康,令王岐山成为30多年来口碑最佳、风头最劲的中纪委书记。习近平、王岐山这两位昔日的陕北知青,联手将反腐推向一个新高度。打虎、拍蝇、整风、巡视,“光盘”、退卡、清车、清房,肃贪治奢,建章立制,步步为营。就目前的反腐成绩单来看,石油系、政法系、四川帮、山西帮的“组团式落马”,令民众确实感受到了“动真格”的气魄。

  纪检组实现党政全覆盖

  纪检体制、机构、方式的连串改革稳步进行。体制改革方面,派驻纪检组将实现党政全覆盖,改变以往中组部、中宣部等党务部门不设纪检组的做法;巡视制度大显神威,在“打虎”中立功颇着;推进所谓“一案双查、一岗双责”,反腐不再仅限纪委书记工作,而是也要向党委书记问责。中纪委机构作了最大力度的改革,负责查案的纪检监察室由8个扩充到12个,新组建纪检干部监督室专打“内鬼”,组建组织、宣传两部,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的管理,一批无用机构被撤并。

  王岐山还以他鲜明的个人风格影响了中纪委以往给外界带来的僵硬形象,其许多语言通俗易懂,但鞭鞭见血,譬如:“哪里问题集中就巡视哪里,谁问题突出就巡视谁,巡视过后再杀个回马枪,发挥更大威慑力。”

  改僵化形象言简意赅

  中纪委官网也成为目前内地运行效果最好的政府网站之一,亦可管窥王岐山的思想底色。5月22日,中纪委官网首页登出了一张大幅电视剧海报,展播19集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主题曲中“拍案而起你整肃纲纪,你的愤怒惊动天地”的歌词令人印象深刻。由政府网站播出电视剧,在内地绝对属空前创举。

  7月22日,中纪委官网又在首页刊出赴河南专访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实录。二月河着有《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乾隆皇帝》系列小说,曾被王岐山引为“知音”。今年“两会”期间,王岐山在河南团听完二月河发言后说:“他写的‘帝王系列’我认真看了,看了他的书,就能读懂他。知音是什么,知音是通过听音乐就能听懂作曲人想要表达什么。”而二月河也曾多次盛赞王岐山:“在我眼里,他是反腐英雄。”

  另一本因王岐山向下属推荐而声名鹊起的历史小说是《大清相国》,描述清代康熙朝名臣陈廷敬的从政经历。与王岐山一样,陈廷敬也是山西人,康熙帝曾评价其“恪慎清勤”。陈廷敬功绩主要有两点:一是“督理钱法”,就是整顿金融;二是治吏,反贪倡廉。这与王岐山先任主管金融的副总理再任中纪委书记,颇有类似之处。

  中国的政治活动,通常讲需要有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所谓组织保证就是人事班底。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近日被任命为中纪委驻国土资源部纪检组长,在王岐山担任北京市长时,赵凤桐曾任副市长。十八大以来,一大批像赵凤桐这样的北京市政府老部下,在中纪委担纲重任。如曾任市政府秘书长、中证监纪委书记的黎晓宏现任中央巡视办主任。曾任市政府副秘书长、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的董宏,现任中央巡视组组长。曾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萧培,现任中纪委宣传部长。曾任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副秘书长的崔鹏,现任中纪委副秘书长兼机关事务局长。(马浩亮

\

  2009年7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都华盛顿白宫会见正在华盛顿出席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一行。奥巴马(右)向王岐山(中)赠送篮球

  地质学者、西北大学副校长张伯声先生曾向前来请教的学生这样讲述自己最著名学术成果的得来:20世纪20年代,坐船赴美。旅途漫长,他坐在船头,天天看浪,看大江大海的“涌”,突然冒出个想法:为什么这浪涌不是直上直下的?根据既往所学,他认为,海浪这种涌动的方式,从力学上讲是最省力的,进而想到,“大自然地壳的构造,一定是以最省力的方式在运动。”受此灵感启发,他推导出“地壳波浪镶嵌”学说,获得国际承认。

  向张先生请教的学生中,一名历史系学生事后回忆说,老校长的讲述,“让我感受到历史的潮流。人类历史的潮流与大自然实际上有一样的属性。那就是:顺历史潮流者昌,或者叫赢;逆历史潮流者亡,或者叫败。因此,要顺潮流而动。”

  这位善于吸纳和推演的学生,叫王岐山。1973年作为工农兵大学生进入西北大学就读,时年25岁。从波中一叶到浪中掌舵,老校长的启迪“对我一生都有影响”。

  饥饿的现实感

  北京学生郭路生1968年底写下这样一首诗: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

  这是知识青年启程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时的情景。浪潮中,北京35中高二学生王岐山也被送往延安,那是1969年元月。

  冯庄公社的刘姓副书记在北京提前与知青见面时,言之凿凿:我们那地方可好,满山果树,有苹果吃。他怕这些年轻的娃娃知道冯庄穷,不肯来。到达延安后,老乡们用毛驴车,把学生们接到各自所属村落。

  娃娃们一看,有高山是不假,但光熘熘的,根本没树。此后每见到刘书记,就俩字:骗子。

  王岐山被分配到康坪生产大队,同来的还有女朋友姚明珊。在时任康坪村村支书尹治海的记忆里,王与姚的关系,当地人是听北京娃娃们说的,“他们在北京就认识”。队里的北京知青,男娃奔着王岐山,女娃跟着姚明珊,一起来到康坪。

  “知识青年来了,吃也吃不上,就是吃玉米、高粱。也不会吃,囫囵地吃,粮食的壳儿还留着,没有磨成面,就那么煮着吃。饭也不会做。最后我们派了一个老婆儿,给他们做了大概半年。陕北那些杂粮,乱七八糟的做法,他们不会(做)。城里是炒菜,这里一锅烩。”尹治海说。

  那种饥饿的感觉王岐山一直记得,日后他曾回忆说:“……跟黑龙江的同学见面后我都想哭,他们干活累了至少还吃得饱啊,我这是累了还吃不饱,知道饿是什么滋味了。”

  知青们呼噜呼噜吃掉大烩菜,开始学习干农活。适应了一年,像那么点样子了。在尹治海眼里,城市娃娃们粗活不惜力,但细活干不来。女娃能甩开膀子用手拾粪,但扶犁耕作、开手扶拖拉机这种有技术含量的活计,只有个别男娃学得来。

  小组长王岐山干活一般,却很有号召力。同来的知青不必说,连其他生产队与他不熟识的北京娃,都听他招呼。据康坪村村民回忆,其他队上若有北京知青不服管、出问题,公社都会找王岐山去劝。

  “有时候政府就把他叫走了。哪个队的知识青年闹意见,打架,就叫他去,去开开会,让他去调解调解。”尹治海说。

  康坪村知青张佩侠还未报到就跟其他生产队人员打架,老乡们听说他在北京时就顽劣。到了康坪之后,王岐山负责“教育”,吃住看紧,其他知青与他配合,不时冷落与关禁闭、罚体力劳动并济,“人家(其他)11个知青都争气,就他一个小混混。”延安知青尹大才说:“王岐山把他修成正果,改成好样的,后来也当了老师。”

  因着强大的号召力,冯庄的3个大队合并后,王岐山成为大队革委会副主任,主要职责还是协调管理北京知青。

  尹治海觉得,王的号召力是从首都带来的,听说其在学校里便是风云人物。

  “你要让王岐山打架,他谁也打不过,他体质弱。但谁也说不过他。人家能把知青都拢住,知青都服气,老百姓都服气,我比他大3岁我都服气,比我成熟。”尹大才是下放较早的延安本地人,带着老婆孩子插队,住在北京知青的隔壁。尹大才夫妻两人跟北京知青们一样,管组里的领头人叫“岐山”、“珊子”。

  “王岐山把政策学得(透彻),人家就不像个知识青年,比蹲点干部都渊博。”尹大才记得,一季枣子成熟时,公社来了干部,“抢枣”,“队长挡不住,王岐山去,三言两语给打发了,(就是)搬政策、讲道理。”

  生产队对王的敬意,也来自于明白人的引领。“原来我们生产队长是个老八路,在西北野战军当过连长,老婆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来的,有什么事情就问王岐山。那人见过世面,(知道)这些人虽然年轻,但是有知识,队上有个啥事,咋个适合不,让王给他把把关。”尹大才很为自己是康坪生产大队知青的一分子感到骄傲,虽然也被北京知青“连累”,自留地分在水边,难养活,他也自认为充当了北京娃和延安老乡之间的桥梁。

  北京知青们顶着农村户口,思忖着“扎根一辈子”的誓言,但老乡们却意料他们待不长远。村里的赤脚医生空缺,他们找来尹大才顶上,想着北京娃娃文化虽好,说不定哪天就回城,指望不上。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