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揭秘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职能涵盖预警到宣教

外媒解读李克强经济学一位结构主义者的平衡术(2)

  中长期而言,考虑到仍较低的城市化率和第一产业过高的就业份额,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需要将使中国依然会拥有潜力巨大的投资机会。而在短期,给定现有的宏观总量情形和市场供需条件,新一轮的投资机会并不唾手可得。这是北京方面面临的严酷的事实。那么,对于要走出这个短期的困局,李克强政府可有什么好办法?

  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那么维持现状就是好办法。既然尚不具备可以支撑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投资机会和货币条件,那么在短期谨慎维持经济增长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就是好办法。为了维持这一平衡,事实上,李克强政府首先容忍了GDP增速的降速趋势,并谨慎地将政府的政策目标确定为“稳增长”而不是经济反弹。中国总理李克强多次表示,维持GDP短期的增长率不要滑出“下限”,就是稳增长。虽然有诸多迹象和证据表明,这个下限可能是7%或者更低一点,重要的是,这个短期增长区间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对金融风险的估计决定的,因为给定现在的状况,正如刘世锦先生所言,在短期内,过快的GDP增长率或过低的增长率,一样会引发金融的风险。

  也许为李克强总理贴上一个结构主义者的标签也许并不为过。他不仅在经济下行时用平衡术取代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在稳增长方面,他依然坚持了结构主义的思路。在被称为“微刺激”的政策包里,适度和正常的投资与信贷被选择性地鼓励到铁路、棚户区改造、农业、智能电网、新能源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谨慎采用这些结构性投资政策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在增长与金融风险之间维持平衡。

  作为李克强的平衡术,设置GDP短期增长的容忍下限,使得以信贷扩张为核心的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出台概率大大降低。可以确信的是,实施平衡术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李克强政府赢得未来3-5年时间来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改革。李克强似乎比任何人更深信结构调整和改革将加速新的投资机会的到来。例如,在他看来,经济体制的改革将有助于实现新型的、更持续的城市化的进程,而城市化将创造巨大的新一轮投资的机会。

  不过,施展平衡术即使在短期也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和挑战。首先是房地产市场的状况和下行风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克强的平衡术是否可能最终被放弃,楼市的命运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决策者如何做到有节奏地去杠杆(所谓美丽的去杠杆),确保让房地产市场能缓慢地进入调整和市场出清的过程,逐步消化存量,这就是巨大挑战,需要政府谨慎周密地调整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学家和经济分析师们目前对中国楼市是否会很快崩盘的看法有相当大的分歧。包括巴克莱资本在内的不少经济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楼市在未来两年逐步向下调整的可能性显著压倒房价陡降或出现美国式崩盘的可能,这不仅考虑到了较为稳健的中国家庭的资产结构,也反映出人们对政府掌控“美丽地”去杠杆化节奏的信心。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