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媒体:抵制西方错误观点不等于不开放了

媒体:抵制西方错误观点不等于不开放了(2)

  从潜在的层面讲,意识形态是对事物的一种理解和认知,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同时,因为我们生来是“社会人”,所以,意识形态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事方式。比如,两千多年前儒家的一套“仁义礼智信”,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意识形态。只要你生在这个国度,这套意识形态是与生俱来的,可以算作文化基因。

  从显在的层面讲,意识形态主要是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一种理解和认知。具体来说,就是你怎样认识这个国家、社会,还有政党。这个是我们常说的意识形态的概念。

  今天,岛叔读到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谈“亚洲模式”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我们现在仍然深陷于“民主”和“专制”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中认识世界。所以会继续争议:比如某某国家是民主的,某某国家是专制的,因此,一个是正义的,一个是邪恶的。你是不是觉得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很熟悉?没错,冷战的时候,东西方的很多政治观察者都是这样来看世界的。

  但事实上呢?时代的发展远远复杂于“民主”和“专制”两个简单的概念。美式民主和英式民主,普选制民主和政党制民主就有很大不同,开明专制、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等等,都是千差万别。用两个头脑中的概念想把复杂的世界一分为二,未免太过儿戏。

  所以,在这种思维定式下,很多人看不懂中国的发展,原因就是头脑中的这套意识形态已经out了。

  说到这,你应该知道为什么大家这么注重塑造意识形态了,因为它的核心就是解释权。任何一个国家、政党都面临执政合法性的问题。在西方的政治实践中,选票是合法性来源,代表人民的认可。但在中国的现实操作和政治传统中,选票只具有阶段性的意义,长期的政治效能才是最终的合法性来源。

  政治效能

  什么是政治效能?在中国的政治语境中,说白了,就是你能不能让老百姓富起来,让国家强起来。无论你在竞选台上多么口若悬河,信誓旦旦,对不起,中国老百姓就是这么任性,只认实效。

  这个是做好中国意识形态工作最大的背景。执政党如果不能解决发展问题,才会动摇老百姓的信念。从三十多年的发展看,中国执政党的政治效能是得到认可的,尽管中国的这套发展模式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已经成为一个成功的范例。

  回到之前的问题,为什么袁部长和徐岚女士一碰到意识形态问题,就遭到这么激烈的反弹呢?想要偷懒的话,我们当然可以继续用“一小撮”、“别有用心”等字样来搪塞舆论,但岛叔说过,众声喧哗,是今后舆论场的常态,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中国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中,其实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但我们做得好,却讲不出、讲不明白。而现在的舆论格局是,你说你是对的,那你最好证明给我看。所以,如果我们没能总结出几条道道来,开口闭口还是过去的那套斗争理论,就显得“不合时宜”了。这是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

  理论的生命力还在于强大的解释力。如果一套理论,只是停留在课本里,天天让人死记硬背,却无法解释新事物、新现象,那真是“一把火烧了了事”。岛叔虽然没有深研过马克思主义,但一直坚信伟大的理论一定有伟大的理由。比如马克思对资本本质的阐述,对如今被资本控制的世界,依然具有批判意义,怎么说过时了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塑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体系,让自己的解释权变得更加强大。

  当然,对于这次袁部长和徐岚女士遇到的困境,也有分析者归结为左和右,以为这次争议反映了“越左越安全”和“越右越正义”的舆论对立,但这都是以事先拟好的标签,人为划定阵营,未免草率。中国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早已成为一个正常国家。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在开放与发展的同时,如何树立中国的主体性,而意识形态,无疑是首当其冲的。这是中国凝聚发展共识不得不面临的挑战。

  文/独孤九段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