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知情人曹立新曾分管山西?被查或与此经历有关

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安全”风险(2)

  第二,改革进程的安全问题。改革不能保守,也不能过激,治大国如烹小鲜,如果改革进程过于急躁,想毕其功于一役,也会使得改革的风险上升。还以戊戌变法为例,史学家谈到这次改革失败的原因时都会提到,这次变法的时间不长,只有103天,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改革者却推出了几十个改革举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多方面,新政上谕,如雪片飞下,频频颁发,让人应接不暇,改革过于急躁了。

  第三,改革成果的安全问题。一项改革顺利实施了,也取得了成果,符合改革者的预期计划,但群众就是不认可,总觉得这样的改革结果不是他们想要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这样的改革其成果的安全性存在风险,迟早要被新的改革所取代。1998年的改革,推行住房、医疗、教育市场化,然而,市场化带来的后果是价格飞涨,老百姓住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这样的改革成果很难让人接受,其安全性是很不稳定的,如今也正在被新的改革所取代。

  第四,改革与社会形势协调的安全性。改革过程中,改革举措必须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而调整,如果社会形势变了,改革要按照原有的计划和节奏来推行,则改革风险会大增。如今,随着暴恐事件频发,安全问题成为民众和社会关注重点,改革者应该顺应这一形势,优先推行涉及安全、民生、民族问题的改革,首先解决安全问题,让安全形势稳定下来,再来推行其他领域改革。

  改革与安全的综合考量

  习总在第一次国安委会议上说“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面对改革的“安全”风险,改革者应加强对改革安全问题的重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鉴于改革对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将改革安全作为国家安全战略之一,制订好相应的保障机制。二是加强对改革的宣传力度,使得改革重新成为民众和社会的首要关注重点,这也有利于缓解民众对安全形势的担忧;三是加快出台安全领域的改革措施,使得民众看到改革者保持国内安全稳定的决心和能力,也能增强民众对改革者改革的信心;四是重视改革举措、过程和结果的安全风险论证,特别是对改革可能产生的矛盾冲突风险,要做好预判、预防,力争将其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决定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这预示着改革问题和安全问题将是今后中共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挑战,然而,改革问题和安全问题是彼此相关的,安全问题的形势严峻激发改革的必要性、增添改革风险,改革的顺利推行又能为安全形势的缓解、巩固提供保障。因此,中央应建立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两个机构的联系制度,召开联合会议,把改革问题和安全问题的相关部分联系起来,综合考量,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做好改革问题和安全问题。

  (作者姜志勇,青年学者,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处副处长,生民书院院长)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