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知情人曹立新曾分管山西?被查或与此经历有关

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安全”风险

\

  图:4月10日,美国前财长鲍尔森(右)在博鰲和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对话,和与会嘉宾分享观察世界经济和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心得 记者陈安琪摄

  新时社网特约评论员 姜志勇

  1978年以来,中国共经历了三轮改革,相对于前两轮改革,最新开启的新一轮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啃的都是硬骨头,并且面临严峻的“安全”风险,相对于1978年、1998年开启的改革来说,新一轮改革的国际国内安全形势更加复杂,改革自身措施、进程的安全系数要求也更高。

  改革的外部“安全”风险

  第一,改革环境安全问题。是否有一个稳定、安全的国际国内环境,对于改革成败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外历史上,就有不少伟大的改革计划被外部国际势力、国内不稳定形势打断的。今年以来,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国际国内环境都趋严峻,在国际方面,各种挑衅不断,尤其是最近的中越、中菲问题,更让我们明白,未来对中国威胁最直接的可能不是中美冲突,中美都是大国,相对顾忌较多。在国内方面,频发的暴恐活动也让民众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前所未有,暴恐活动已经不是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伊拉克、阿富汗、中东等地问题,而是切身发生在身边,且随时会发生的问题,安全问题有超过改革问题成为民众主要关注点的倾向。

  第二,政治、经济等安全凸显改革安全。4月15日召开的第一次国安委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信息、资源等11个领域的安全,而这11个方面从全面改革决议来看,几乎都被囊括到了改革计划中,也就是说,这11个方面都会影响到改革,他们的安全问题自然也就是改革的安全问题,而且改革的安全更宏观,影响更大,每一步改革都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矛盾的释放,都可能会反过来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安全。改革是当前中国的主要任务,也是影响今后中国发展能否上一个台阶、中华民族复兴的大问题,改革者应把改革安全放入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并给予重点关注。

  第三,改革会使安全形势进一步激化。改革是矛盾、利益的重新调整,它会打破已有的利益格局,使得矛盾问题激化,这就存在一个被激化的矛盾是否安全可控的问题。特别是在国内国际安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推行改革的安全问题更值得担忧。晚清末年的戊戌变法,就是激化了统治者内部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是改革者无法掌控的,最终导致改革失败,改革反对者取得胜利。同样是晚清末年的改革,废除科举制度,虽然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措施的正义性没有问题,但在国际国内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贸然推行这种改革,打破原有士大夫的政治利益格局,会使得改革失去精英的支持。

  改革自身的“安全”风险

  对改革来说,除了外部环境风险和宏观的风险外,更进一步,对改革自身来说,也存在安全风险。

  第一,改革举措的安全问题。面对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当然,这些方案通向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为了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就必须对改革方案进行把关。那么,应该如何选择改革方案、设计改革举措呢?对于中国的改革来说,首要在于遵守全面改革决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抛弃左右两派的幻想,走一条中道的、符合中国现实的改革之路。如果错选了改革方案,实施了过激的改革举措,就会使得改革风险骤增,加剧已有的矛盾。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