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顾海良新型智库建设与思想力量彰显

当官的难处(2)

  (三)第三难:经得住皇帝嫉妒

  前面说到。在专制朝廷中,基本逻辑是大臣永远是一群饭桶,只有皇帝上天入地、文武全才、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果然,乾隆就骂将起来。我注意到的是是两个句子:“刚塔武夫无知”,“毕沅书生之见”。说他们都“不能”,肯定解决不了事情。

  刚塔是提督,武将。乾隆先说他无知。

  毕沅是陕西巡抚,文臣。他本不在回民起事地,为什么挨骂呢?

  在甘肃起事回民“四出攻犯隆德县、静宁州、通渭县、伏羌县城,肆行抢掠,贼势遂致蔓延”之后,隔壁省的毕沅“恐秦陇煽动,不可收拾”,因为西安离事发地不远,奏请“于各处要隘分兵堵塞,使其无路奔窜。”

  看到这样的奏折,皇帝当场就骂人了,而且还把这骂人亲自写成文章《迟速论》(有太祖之风,呵呵),放在本书开头,乾隆同学这样骂道:“毕沅书生之见,未娴军旅”,“如汝所筹,虽十万兵不敷用,又将何以灭贼乎?”“朕谓用兵在扼其要而折其峰,苟不歼厥渠魁,东西抵御何益?”

  现在看来,毕沅这是防患于未然的守职之举,而且建议也不错,当乱民四处进攻,请求守住要隘有什么不对?顶多就是战略不同,一方大员,怎么“书生无能”了呢?

  毕沅的问题不在这里,而在其他地方——他太有才了。

  毕先生23岁中举之后,就被授内阁中书,撰拟、结写诏令,后来入值军机处,担任素有“小军机”之称的军机章京,负责撰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乾隆二十五年,他参加会试,状元及第。殿试题目就是论新疆屯田。

  这实在是超级履历啊。

  更重要的是,毕沅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写诗也很好,220卷《续资治通鉴》至今都是很牛的书,他还有《传经表》、《墨子集注》、《道德经考异》、《经典辨正》、《灵岩山人诗文集》等。

  同时,毕沅还有文坛领袖的风范,“一时名儒,多招至幕府”,著名学者章学诚、孙星衍、洪亮吉、汪中、段玉裁等皆曾在其门下。

  偏偏,乾隆是个爱文之人,天天写诗,一生4万首,更悲剧的是,没几首是精品而被流传。你会背那么多首唐诗宋词,你会背一首乾隆御制诗么?我们可以小人之心猜一猜:或许是因为毕沅不仅写诗好,而且还是经史权威,这都让乾隆望尘莫及,甚至,可能让乾隆感到自己身上是不是有酸腐味。

  于是,“书生之见”的批评出来了。这就是嫉妒的力量。谁让你比领导还能?其实,书生就是一定“百无一用”?这还真未必。读书人成材率终究比不读书的高。乾隆为什么就不是书生?书生怎么成了骂手下的话?恐怕是乾隆想用标签化来降低毕沅的知识优势。

  这个猜测推论很猥琐,希望不是真的。

  可以确定的是,皇帝的思路是很清晰:“武将无知,文臣书生”,都不济事,唯有自己视为儿子的福康安同学可以扭转乾坤。

  于是,乾隆亲自写的《迟速论》说:“知李侍尧、刚塔、毕沅及本省绿旗兵不能了此事,即降旨福康安为陕甘总督,同海兰察领乾清门巴图鲁侍卫、章京等二十八人驰驿先往,并调阿拉善蒙古兵一千、撒拉尔老教回兵一千及甘凉兵二千、延绥兵一千,共兵不满一万,又命大学士阿桂领健锐、火器营兵二千以为后劲。”

  估计你也注意到了,这里面也很少汉兵。乾隆的各种批示中,骂绿营无能、懦弱的话比比皆是。难道是汉人不能平乱?当然不是,等到真正的挑战——太平天国来了,清廷还是不得不启用汉人,靠曾国藩率湘军、淮军帮忙平定了。但是,湘军改变了八旗绿营体制,也终于决定性地为清廷掘起了坟墓。

  只会责骂下属的、任人唯亲的、不信任国人的专制制度,失去最基本的反省能力,也失去政治制度调整的可能,怎么能够有政治生命力呢?

  这种谁都不信任的统治逻辑下,谁的官都不好当。即便是在《钦定兰州纪略》中备受恩宠的和珅,也是这样。

  这是后话了。

  (作者系《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