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真正实现了重大突破,文化旅游产业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有很多工作要部署、要贯彻、要落实。 2月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即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一份重要文件。2020年一号文件,锁定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全文共5个部分,包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2020年一号文件,提出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具体包括做好30项具体工作。 一、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突破 破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用地难题。用地缺、用地难、用地不规范、用地政策多变抑制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省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应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各类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而且明确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诸多措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现代农业与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结合起来发展,对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地区经济实力壮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破解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设施农业的乡村发展用地难题的保障措施的提出,相较以往文件显得更接地气、更适合、更可操作,将极大地有利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设施农业的健康持续科学发展。 二、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延续 21世纪以来十六个中央一号文件以及经过若干年的持续发展,农村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越来越成为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农村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还有较大潜力,目前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差距就是潜力,差距就是机遇。补短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农村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将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和推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强化规划引导,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有机结合,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建设一批森林乡村,保护古树名木,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展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等乡村新型服务业,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交通、信息、邮政等公共服务设施。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规定是2017年以来一号文件相关内容的重要延续。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文化遗产、古树名木等;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脱贫攻坚收官,发展产业制止返贫;补齐三农短板,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之年,通过中央一号文件的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2020年在文化旅游产业用地方面实现重要突破后,文化旅游产业必将逐步消化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实现产业复兴和恢复性增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