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遗文献博物馆
中国编钟文献博物馆
[新时社记者趙志丹文献报道]2017年的12月,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横空出世,多位当红演员在节目中担当宝藏的“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的形式倾情讲述“大国重器”们的前世今生。可谓是清流高分“文化综艺片”。在看过几期之后才回神想起来与大家分享我的观感。
在第二期中涉及到国之重器“曾侯乙编钟”,国宝守护人是被主持人张国立戏称为“收藏界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的王刚。在节目中王刚破例被允许走进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的保护罩近距离观看曾侯乙编钟这套国家宝藏。只有王刚通过扮演曾侯乙与楚王上演了一段前世传奇,回到现代后一同与武汉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谭军教授以及编钟国乐团一起演绎曾侯乙编钟的今生守护。
节目让人非常感动,一件一件国宝通过精心的节目安排让人感受到这些文物竟然也离自己这么近。节目的核心是一个个国家宝藏,但是又没有让人感觉到太过于学术,通过表演者和研究者的共同讲述,将国宝“放下身段”深深地融入观众心中,避免了阳春白雪的尴尬。同时观众们通过节目能更深入的了解文物之美和时光的流逝,真是转眼几千年,一刹数百载。
武汉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国宝守护人谭军
主持人张国立与国宝守护人王刚
我们总是会观古鉴今,让“活”(火)起来的文物促进观众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自己的血脉相连,从而从根本上树立起真正的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武汉音乐学院编钟国乐团演奏《茉莉花》
编钟,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曾侯乙编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也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郊区曾侯乙墓。该墓是一座呈“卜”字形的大型岩坑竖穴木椁墓,墓葬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距地表深13米,面积为220平方米。东室放置主棺一具、陪棺八具;西室放置陪棺十三具;北室放置兵器、车马器及竹简;中厅内置大量礼乐器;墓葬发掘到椁板时,发现椁板下已被泥水浸泡,待水逐渐抽去,编钟露出水面,基本保持着其下葬时的状态,分两面呈直角折尺形立放。编钟上有铭文“曾侯乙作持”,因此得名曾侯乙编钟。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编钟的钟架由长短不同的两面木架垂直相交组成,长面位于墓西,长7.48米,高2.65米;靠南的一面长3.35米,高2.73米。在木架中有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6个铜铸佩剑武士和8根圆柱承托住整个编钟,形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有246个。曾侯乙编钟共65件,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huī)纹。共分为三层八组:上层3组为钮钟,19件;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铺钟,12件,另有镈鈡1件,其上有铭文记述此镈钟乃楚惠王赠送的殉葬品;中间及下层的也称为甬钟。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在演奏中能起定调作用;总量重达5吨,是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编钟。
另外还有两件粗大的撞钟棒依架而立,另有6件“T”字形钟槌在编钟架附近,说明这些是和编钟配套使用的工具。
在曾侯乙编钟上,还刻有关于记事、标音、律名关系的错金铭文2828字,加上钟架横梁、编悬配件上的铭文、磬铭文、磬盒铭文总字数3775字,其内容是先秦乐律的重要资料。
曾侯乙甬钟与纽钟上的铭文学术界对于曾侯乙编钟数量之多,存在几种看法:其一认为它是专门为下葬准备的,并非日常所用。这组编钟的数量是目前已知之最,那是因为它其实是由四组或五组编钟组合而成,“曾国”古文献记载中称之为“随国”,这个从春秋延续到战国的小小诸侯国,按照当时的礼乐等级制度是绝对不能随葬如此高规格的编钟,而墓主显然是将之前几代曾侯的编钟都用到了自己的墓葬之中,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曾侯乙编钟;第二种认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组数量巨大的编钟就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只是下葬时加入了那件最大的,由楚惠王赠送镈钟。当然这是“于礼不合”的,但鉴于战国时期礼乐崩坏,东周国君名存实亡,僭越在各诸侯国已为常态,曾侯的这种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