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章大均)马口窑从明朝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据巜汉川县志》记载,马口陶瓷业始于明隆庆年间。巜汉川图记证实记载:“其器较他处为坚。其法得自前明隆庆年间。
马口窑是喻家窑,七屋窑,八屋窑,杨家窑,徐家窑,王家窑等分布在马口,马鞍一带烧制陶品的窑的统称。
2008年,马口窑古窑址被列入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马口陶器烧陶技艺成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口窑在鼎盛时期有36座龙窑,108家作坊合并组建成汉川陶瓷厂,是当时孝感地区首家国营企业,当时引进动力机械设备100余(份)套,从此改变了原始作坊的纯手工艺,生产模式,生产分日用陶,工业陶,工艺陶三大类,形成以日用陶,工业陶为主,工艺陶为辅的生产经营模式,其品种达200多个,成为湖北省陶器制造业规模较大的工厂之一,上世纪60年代,该厂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生产了以“八仙坛”“空雕龙坛”为代表的一大批传统工艺产品。这些产品继承了马口陶器“釉下嵌花”的传统工艺,获得社会青睐。其中造型古朴典雅的陶桌,陶凳远销日本,美国和东南亚。由于工艺陶的开发突现出良好的生机,马口“八仙坛”曾被选为高校陶艺糸教材,绘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情节的泡菜坛子,曾经在国际博览会上拿过金奖。
马口窑于90年代开始逐渐停产,关闭,2000年,最后一个窑九孔窑关闭,流传了400多年,被国内外不少学者称为“中国民窑之首”的马口窑彻底熄灭。尽管2008年马口窑古窑址被列入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马口窑文化由于在现实中缺少具体的传承投入和路径,这一流传了数百年,被囯内外学者高度关注的历史文化面临湮灭的危险。
中央媒体曾以“长江中下游陶艺发源地:“马口窑”只剩两人边务边传承”为题作过专访报道:“据报道,75岁的湖北省马口窑制造技术”“非遗”传承人胡圣幼老先生,在家中制作的十多个“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陶俑,面临着无处烧制的尴尬。这篇报道被多家媒体釆用。
某高校教师何昌义研究马口窑十几年,收藏了近千件各个历史时期马口窑精品,在马口窑收藏研究者中颇有影响力。他深有感触地说,马口陶是民窑精品,是老百姓(603883,股吧)的审美情趣的展示,蕴含着包括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信息,博大精深,值得人细细品味。“正如杭州人熟悉越窑,河南人熟悉汝窑,河北人熟悉定窑,湖北人也应有令自己引以为豪的窑一一马口窑,因此,及早对马口窑进行发掘和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由湖北省美术出版社出版,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李正文撰写的巜即将消逝的文明》,对马口窑文化及其历史价值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李教授说:认识马口陶的价值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很多中国人都认为陶器不值钱,没有瓷器精美。但是,希望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能加强对马口窑的保护,要推动湖北的文化建设,就不能淹没马口窑的文化和历史。
政协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喻惠平在本届政协会议提出建议:文化部门应与民间有识之士合作,传承马口窑文化,保护濒危历史文明。建议将陶器烧陶技艺向国家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并支持国有,民营及社会资本参与以马口窑文化为特色进行“特色小镇”建设,让马口窑文化形成特色产业。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