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传承人 >> 朱文立

冯国佩

传承人简介

冯国佩于1914年出生于蚌埠禹会区冯嘴子村一户贫农家庭,父母在地主家做工,带着六个兄弟姐妹,生活极端穷苦。冯国佩排行老三,自小参加劳动,放牛、割草、种地等。遇上荒年,孩子们跟着母亲外出讨饭度日。1930年淮河大水成灾,为了生计,冯国佩开始学习花鼓灯。那时我们俗称玩灯玩灯的有吃有喝,还经常被人请。就这样,他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和几个灯友在牛棚里拜师学艺。18岁正式下场子,得到过当年著名老艺人陈华美、蒋石玉等前辈的指导,开始小有名气。起初有人不服气,要跟我比试,后来没人得过我了,只要有我的场子,人都多得不得了。冯国佩名声大振时,怀远县农村纷纷组织灯班,掀起了花鼓灯的热潮,冯国佩的灯班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众人赠给他小金莲的艺名。

 

1952年,他首次将花鼓灯跳到北京。1953年全国民间舞蹈汇演他又和其他艺人一起把花鼓灯跳进了怀仁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观看了他的演出。

 

冯国佩的艺术风格集中表现在《抢扇子》、《抢手绢》、《新游春》等节目里。他塑造的女角兰花秀丽中含端庄,娴静里有活泼,温柔中露风流,腼腆时藏幽默,既典雅又不失质朴,其动作特点是潇洒大方、灵活、流畅、舞台调度开阔。

 

1957年冯国佩参加筹建蚌埠市文工团,使这个团成为全国发展花鼓灯歌舞艺术的主要阵地,并做出显著成绩。60年代他带领新文艺工作者共同编导了第一部大型花鼓灯歌舞剧《摸花轿》,成功地融歌、舞、剧于一体,轰动了当时文艺界。

 

他先后自己创作改编了花鼓灯的《大花场》、《小花场》、《新游春》、《扑蝴蝶》等舞蹈。他还与别人共同创作和指导创作了《送郎参军》、《接模范》、《卖余粮》、《柳岸情长》等大小十多个花鼓灯歌舞节目和歌舞剧。这是他对花鼓灯歌舞所做的重大发展,是花鼓灯以完整的戏剧情节走向剧场的开端。1973年他又先后被特邀为主讲老师,参加了安徽省举办的花鼓灯艺术研究班,为花鼓灯艺术研究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82年联合国举办的亚洲地区保护与发展民间和传统舞蹈讨论会上,冯国佩作为我国民间舞蹈表演艺术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发表了《花鼓灯的保护与发展》的论文,并且即席表演,受到了各国舞蹈家的赞誉和钦佩。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