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国家民委主办,北京民族文化宫、黑龙江省民委、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的“佳木斯赫哲文化周”在北京开幕。图为黑龙江鱼骨技艺传承人孙玉林向观展者介绍传统手工艺。 刘舒凌 摄
10月14日,国家民委主办,北京民族文化宫、黑龙江省民委、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的“佳木斯赫哲文化周”在北京开幕。图为工作人员着鱼皮服饰介绍赫哲族的生产方式。 刘舒凌 摄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刘舒凌)中国北方唯一渔猎民族赫哲族古老神秘的文化14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进行一场集中展示。
赫哲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在长期渔猎生产生活中,该民族形成渔猎、萨满、桦皮、鱼皮服饰、食鱼等文化形态,具有一个古老民族的深邃文化蕴涵。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共5354人。其中,佳木斯境内2298人,占全国赫哲族人口的42.9%。
在国家民委主办,北京民族文化宫、黑龙江省民委、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的“佳木斯赫哲文化周”上,鲜活的赫哲文化以“源出三江”、“纵横山水”、“万物有灵”、“东极渔韵”、“巧夺天工”、“锦绣赫哲”六大板块,展出实物200多件、图片近1000幅,浓缩该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
为展示好赫哲鱼皮制品、赫哲服饰、赫哲歌舞等古老文化,民族文化宫里还有赫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展示伊玛堪、稼令阔(该族民歌的一个种类)、口弦琴等艺术表现形式,及鱼皮制品制作等几近失传的手工艺。
作为口耳相授、世代传承的民间原生态说唱艺术,伊玛堪幽婉而神秘,被誉为“千古绝唱”,并收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脍炙人口的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成为赫哲族的文化象征和标志。
赫哲族的先民是肃慎族系的组成部分,历史上包含于肃慎、挹娄、勿吉等古代民族。至明末清初,赫哲先民从女真人中逐步分离出来。(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