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公益 >> 新闻 >> 公益访谈 >> 王波明:只要有爱心都可以参与公益

方晋:公益资源投入前需要对效果进行评估

   财经网讯 公益资源仍然是有限的,仍然是稀缺的,我们现在已经过了只凭激情投入公益事业的阶段,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能产生影响,能最大化效果的地方,这样投哪里?怎么投?怎么做?这个决定从哪儿来的呢?还是来自于我们的研究,来自于我们的数据,来自于我们的证据。未来我们做公益要特别注重基础性的研究,需要证据的支撑。我们做的公益项目,也需要对它的影响、它的效果进行评估,这可能是我们未来做公益的一个很重要的趋势。11月17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方晋在第四届中国公益论坛上如此表示。

   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工作了将近四年时间的方晋,从事了很多跟公益项目有关的研究和政策倡导工作。他认为,公益事业目前存在三方面的发展趋势。

   首先,不论是在全球,还是在中国,公益事业都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这可能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观念的转变和信息化、全球化有很大的关系。越来越多的个人,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不管是出钱还是出力,投身到公益事业当中。同时,政府也在积极地鼓励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中国迎来了公益事业大发展的趋势。

   其次,在前期,中国很多公益事业的资金、人才、理念、技术、模式,都是借鉴了发达国家公益组织、公益事业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公益事业大发展,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中国的老百姓,对公益事业越来越关注,越来越投入,中国的公益组织会走出去,中国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也会走出去,和其他国家的公益组织一起合作,推动全球公益事业的发展。

   第三个很重要的趋势,虽然现在公益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有很多企业家捐助巨资推动公益事业,但相对于我们面临的社会问题和挑战而言,公益资源仍然是有限的,仍然是稀缺的,我们现在已经过了只凭激情投入公益事业的阶段,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能产生影响,能最大化效果的地方,这样投哪里?怎么投?怎么做?这个决定从哪儿来的呢?还是来自于我们的研究,来自于我们的数据,来自于我们的证据。

   未来我们做公益要特别注重基础性的研究,需要证据的支撑。我们做的公益项目,也需要对它的影响、它的效果进行评估,这可能是我们未来做公益的一个很重要的趋势。

   以下为方晋发言实录:

   方晋: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让我来参加中国公益论坛。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设立的一个全国性的公募型基金会,我本人到基金会工作了将近四年时间,做了很多跟公益项目有关的研究和政策倡导工作。我个人观察到一个很重要的趋势,不论是在全球,还是在中国,我们的公益事业都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这个可能和我们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观念的转变和前面讲到的信息化、全球化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个人,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不管是出钱还是出力,投身到公益事业当中。不用说那些国内国外知名的大企业家,就像在座的李总、袁总,本身在私营部门工作,但现在也拿出很多的精力投入公益事业,同时,我们政府也在积极地鼓励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中国发展到这么个阶段,迎来了公益事业大发展的趋势,这对我们所有从事公益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另外,公益事业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发展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有很多问题是一些全球性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比如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化问题。另一方面,有些问题虽然是局部性,本地性,但是有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贫困问题,所有的国家都经历过贫困问题,其他一些国家在减贫脱贫方面的一些好的经验,完全是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的。

   中国的公益事业起步的比较晚,可以说在前期,我们的很多公益事业的资金、人才、理念、技术、模式,都是借鉴了发达国家公益组织、公益事业的一些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基金会开展的很多公益项目,也得到了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的大力支持,受益匪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公益事业大发展,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中国的老百姓,对公益事业越来越关注,越来越投入,我们在很多公益项目当中,也有一些好的探索,中国的公益组织也会走出去,中国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也会走出去,和其他国家的公益组织一起合作,推动全球公益事业的发展,这是我观察到的第二个趋势。

   第三,我感觉研究在推动公益事业,推动公共政策的发展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刚才王振耀院长提到比尔盖茨先生最近的一次到中国的访问,我看了他的讲话,他强调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比尔盖茨基金会所做的很多工作都是依据科学的证据来做出的。为什么研究、证据很重要呢?虽然现在公益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有很多企业家捐助巨资推动公益事业,但相对于我们面临的社会问题和挑战而言,公益资源仍然是有限的,仍然是稀缺的,我们现在已经过了只凭激情投入公益事业的阶段,我们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能产生影响,能最大化效果的地方,这样投哪里?怎么投?怎么做?这个决定从哪儿来的呢?还是来自于我们的研究,来自于我们的数据,来自于我们的证据。在座的几位讨论人,王院长是中国公益院院长,袁总是搞数据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要的工作是做政策研究、政策倡导的,我旁边的Agi VERES女士来自UNDP,也有很强的研究实力。他们的很多关于全球民生、社会、贫困问题的建议也都是来自于很强的研究实力的基础来支撑的。我也感觉到,未来我们做公益要特别注重基础性的研究,需要证据的支撑。我们做的公益项目,也需要对它的影响、它的效果进行评估,这可能是我们未来做公益的一个很重要的趋势。

   第四届中国公益论坛由中国友谊促进会、《财经》杂志、集善嘉年华共同主办,于11月17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变革与持续 。

   (嘉宾观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确认)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