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河洛文化的结晶
走进龙门石窟,领略河洛文化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6公里的伊阙峡谷,这里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古称“伊阙”。隋炀帝迁都洛阳后,将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习惯的称为龙门。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此处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营造,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莲花洞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两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冈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
龙门石窟
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著名。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组雕像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优美,更是许多石窟难以比拟的。但至今千年历史,历朝历代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多数佛像的头部均遭到破坏,难以见得其面部神韵。卢舍那大佛双臂被人砸去,难以见其整体造型,但剩下的部分足以说明其艺术水平之高超、神态之曼妙。
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洋溢着信仰情感的文化遗存,其极具异域格调的外在形态和充斥着人文意识的内在涵养,是古代社会广大人民对现实世界充满诉求意愿的物质折射。中华民族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和成效卓绝的创造能力,透过这一遗响千载的人文景观可以得到透彻的解说。
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2006年1月龙门石窟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
河洛文化--洛阳与关公
洛水东流去,悠悠千古事。世世代代的河洛子民在这一片土地上反复不断地劳作,积淀了不知有多少的欢笑与苦难。历史的大起大落,犹如一把试金石一般,逐渐地磨炼出这片土地的蕴涵,她的大气、她的精致、她的包容、她的安详……“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透露出她的深远与骄傲。
如今,洛阳嘉和文化礼品有限公司,凭依悠久历史之厚,秉承绵绵文化之重,选取最能代表河洛文化特色的四样名胜——龙门石窟的卢舍那佛像、白马寺门前白马、关林庙内关公塑像、牡丹花为题材,精工细雕,制成卢舍那铜像、三彩白马、关公木雕和白玉牡丹,并称“洛阳四宝”。不仅是一份充满浓郁的河洛文化风情的礼品,更是常保兴旺发达、幸福安康的象征。
卢舍那大佛,坐落于洛阳南郊风景秀丽的伊水畔龙门石窟之中,是洛阳著名的胜迹。佛身通高17.14米,相传是唐高宗于咸亨三年(公元672年)所建,皇后武则天捐助脂粉钱二万贯。她不仅是人间福愿的依归和吉祥的化身,卢舍那更意味光明和智慧,恰如其分地象征着河洛文化。雍容与大气、仁慈与宁静、神秘与厚重,河洛文化的特色无不在卢舍那大佛上得到鲜明的体现。当你接近时,就仿佛在听她诉说着一千三百年来这片土地的种种变迁和永恒,故而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白马载驮着从印度来的佛经与僧侣,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首都雒阳(今洛阳东),皇帝下旨,遂建立白马寺,供奉经像,佛教自此正式传入中国。
永平求法,是河洛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骄傲,是华夏民族坚韧不拔、多元包容气质的生动栓释,而作为具体表象的白马和白马寺,也随之流传千古,为人所传颂。
洛阳与关公有着深刻的不解之缘,城南的关林,即是关公的首级葬地,大殿巍峨高耸,雕塑正气浩然,钟鼓庄严肃穆,香火缭绕不息,松柏郁郁葱葱,一片肃雍静谧,所有都在歌颂着关公的忠勇仁义的精神,千百年来,洛阳人在岁岁祭拜关公的同时,无不为这种氛围所熏染,逐步地,将关公精神融入到了河洛文化之中。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犹为天下奇。”国花牡丹,自古以来,便浸淫着河洛大地的丰美水土与厚重文化,深深地融入其中。她是河洛文化的生动代表,她的雍容华贵、她的姹紫嫣红、她的秀丽典雅,无时无刻不在象征着河洛文化的历史与内涵——繁荣昌盛、幸福吉祥、富贵安宁。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