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龙岩市新增12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小站村民呵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连日来,津南区小站镇文化站的歌唱演员们抓紧排练着“小站挠秧号子”,争取让这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登上市级目录。

在津南区小站镇文体中心,小站挠秧号子的演唱团体正在紧张地排练着。一词一句、一个顿挫、一丝表情,都仿佛要将观众带进耕田劳作的激情氛围中。

津南区小站镇原文化站站长彭忠瑞是小站挠秧号子挖掘整理工作的发起人,提起家乡的农耕文化,六旬的彭老打开了话匣子,“小站起源到现在140年。挠秧号子是小站人民在100多年种植水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可以说是小站农耕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长期生产劳动中,也是为了解除疲劳。挠秧号子在解放前,唱的时候,比较随意,没有固定的词曲,现在我们表演的是整个挠秧号子中比较少的部分。”

在传统农耕时代,水稻的挠秧工作是持续过程最长的,也最辛苦。因为要在酷暑时节紧盯稻秧田里的杂草并且及时将其清除,农民们很多时候要顶着日头劳作。为了鼓劲加油,压住挠秧的阵脚,这种劳动号子即兴而生。

1956年,津南人范云用词谱等文字形式首次记录下了一些号子,也就是在那一年,津南村民带着挠秧号子到北京参加全国演出,受到广泛称赞。小站挠秧号子也随即被编入了《天津民歌集》。

后来,由于水源的因素,小站地区的稻田耕植受到了影响,这种号子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2006年,本市示范小城镇建设启动,近郊津南在“三区联动”的发展模式下,一方面抓紧全面城镇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保住耕地这条生态“红线”。小站原产地的小站稻开始了科技饮水、恢复性种植,挠秧号子在小站人的努力下也逐步挖掘、编撰、排练开来。津南区小站镇现任文化站站长陈同军说:“时至今日参加过当时进京表演的人,就还剩一位老太太。如果这项非遗工作再不做,修缮的话,就断档了。我们就请教了当时的老人和一部分有稻田耕作经验的人,根据范云的材料,和文广局协调,传唱、申遗,就作品的表演就有30多人,领导小组有五六人,共同挖掘、汇总,把这项文化产物很好地保存下来。”

2014年上半年,小站挠秧号子成功收集完成了6首,因词曲明晰,延传了或婉转低沉或节奏明快的曲式,又蕴含着津郊稻田耕作的文化特色,被批准为津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彭忠瑞说,对于挠秧号子的传唱,小站民乐团在尊重原曲的基础上,还融合进了时代的文化特质,“像第一首《日出东海》,‘日出呀,东海呀’,挺高亢、嘹亮,这是老词儿。后面的那首,叫《白脸的好汉》,‘白脸的好汉,数罗成’,这个原来内容是瓦岗寨的事儿,我们进行了改编,叫‘稻田里的好汉,数我们’,‘英俊的小伙走在前’,‘漂亮的姑娘跟上来’,最后一段叫‘乡亲们齐心庆丰收。’有点儿现代的味道。调子没变,词更加贴切咱们,咱们要唱自己的事儿。”

小站民乐团成员刘凤敏和袁宝兰说:“都是咱们老百姓的歌曲,但是要求高亢明亮。我们这些演员,尤其是领唱的,别看曲子跨度比较大,有时候低八度到高八度,现在唱得特别好。”

如今,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让津南非遗——小站挠秧号子在市区各级文化活动中被搬上了舞台,一年来大大小小的十多场演出,使其成为了传播津南稻耕历史文化的“动态名片”。

小站镇文化站也在成功申请区级非遗后,在今年着手挖掘新的词曲内容,排练新的表演形式,并将在后期开设娃娃课堂,对接校本课程,结合着京津冀旅游业发展,让小站挠秧号子借助旅游文化之手走出津门。陈同军说:“我们下一步工作,和天津图书馆接洽,把更多的作品搜集到,让专门的演唱队伍传唱。下一步,走进课堂,让小站地区的娃娃们都了解《挠秧号子》这个文化。不单单是要申遗,最主要是继承和发扬。我们有一个‘南旅游’的定位,依托小站镇独有的文化底蕴来展示,比如,以小站稻的不同生长阶段,做史实性质的分乐章式的‘套曲’,里面有歌曲、有朗诵、有舞蹈等不同形式,正在策划,把挠秧号子真正发扬,把整个稻作文化传承下去。”

(天津区县联盟广播津南台记者沈欣、通讯员刘文姝的报道)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