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泽州财政双管齐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潍坊创新实施“1344”建设模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潍坊市文化馆副馆长、潍坊非遗中心副主任范新建介绍了潍坊市非遗工作相关情况。

中国山东网10月29日讯(记者 张敏敏)29日上午, 文化遗产保护 全国媒体齐鲁行举行潍坊市座谈会,潍坊市文化馆副馆长、潍坊非遗中心副主任范新建介绍了潍坊市非遗工作相关情况。记者获悉,面对祖先馈赠的丰厚的文化遗产, 潍坊创新建立了个性鲜明并富有成效的保护区 1344 建设模式,紧紧围绕传承和创新,走出了一条独特而富有成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成功范本,用丰硕成果将 实验 变成了 经验 。

潍水(现称潍河)是山东潍坊地区一条古老的母亲河,是海岱文化与齐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之一,充分体现了半岛型、复合性的文化特征,完整保留了潍水流域内传统的农耕文化、庭院文化、渔盐文化、集贸文化、手工文化之精髓,数千年来传承有序,生态盎然。为保护与潍水文化相关的自然生态、历史遗迹,特别是潍水农工商贸文化中以活态存在并传承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建立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1 : 制定一个建设路线图

规划是保护区建设的路线图和方向标,对于保护区建设走向至关重要。范新建介绍,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传承性进行整体保护的基本原则,设定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文化保护传承有序并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总目标。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从潍坊历史上农工牧副渔一体多元化的经济类型和半岛型、复合性的文化特征出发,经过广泛的田野调查和细致的案头分析论证,并与当地社会发展规划接轨融合,形成了 一轴、两翼、十片区 (以白浪河主干线为轴心,潍汶河、弥河流域为两翼,和与其相连的10个文化特征片区所形成的重点整体性保护区域)的总体建设方案,形成了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符合实际的保护区建设路线图。

3 : 践行三个建设理念

先进的建设理念是保护区建设的导航器,是保护区建设成果的思想保障。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确立了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 融入现代文创产业 、 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个建设理念。

潍坊通过网络、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全方位宣传非遗,促进非遗保护的社会共识与民众自觉,使人人了解非遗,利用非遗,传承非遗;开展技艺传承免费培训工程,培养民众文化兴趣,壮大传承人队伍;组织非遗项目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使传统的文化生活逐渐回归,融入当代民众生活。 范新建说。

同时,潍坊借助风筝会、文展会、鲁台会等文化交流平台,扩大文化视野,引进先进理念,促进文化合作;引进台湾、日韩先进的文创经验,签署文创产业合作协议,促进文创项目对接落地;促进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的结合,搭建文创推广平台,整合项目资源,实现传统文化资源共享与区域文化产品的推广。

此外,潍坊还常年组织各类传统技艺的免费培训,为民众提供学习技艺、自主创业的机会;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展示潍水文化,提供非遗通俗读物,将非遗保护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非遗真正够为民所用,全民共享,满足民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4 : 搭建四个保护平台

据范新建介绍,潍坊主要搭建了非遗传习平台、文化传播平台、学术研究平台、市场推广平台四个平台对非遗进行保护。在非遗传承平台建设方面,潍坊组织实施非遗师徒传承 百乡千人扶持计划 组织非遗社会传习讲堂30个;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每年有5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非遗学习教育活动;还建立常态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235个。

记者了解到,目前,潍坊市已先后筹备成立了潍坊民俗学会、潍水文化研究会等100多家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印刷出版各类非遗专著。自非遗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已编辑出版了《潍坊文化简史》等100余部专业论著和《古风遗韵》等200多部介绍潍坊传统文化的项目丛书。

此外,威海市还组织非遗项目下乡表演、组织参加各种大型展会等,建设非遗文化传播平台。依托每年一度的国际风筝会、文展会、鲁台会等大型节会设立潍坊民间工艺产品展销区,建立文化电商平台推销潍坊民间工艺品等对非遗进行推广。

杨家埠民俗大观园、齐鲁酒地文化产业博览园等一大批集文化展示、文化旅游、文化体验、文化产品销售于一身的文化园区,成为推广潍坊文化旅游产品和民间艺术产品推广销售的重要载体。 范新建说。

4 :实施四项传承工程

保护区 1344 建设模式最后一个 4 是指 资源抢救、技艺培训、设施建设、非遗衍发 四项传承工程。

据介绍,潍坊广泛开展文化资源普查,收集整理非遗资源线索2万多条,整理各类项目近千项,并积极申报项目进行重点保护。目前全市已有世界级代表性项目2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6项、省级代表性项目55项、市级代表性项目232项、县级代表性项目878项;全力抢救濒危项目。

对濒危的优秀文化遗产,潍坊采取优先保护的方式,这项措施使潍坊核雕等60多个非遗濒危项目得到有效抢救,并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范新建表示,潍坊还大力建设非遗技艺培训工程,扩大非遗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同时加大了设施工程建设的力度,对非遗进行传承与保护。

记者了解到,潍坊已建成潍坊风筝博物馆、高密博物馆民俗厅、青州市范公亭非遗主题公园等16处高标准的非遗专题博物馆,建立以杨家埠民俗大观园、高密东北乡红高粱影视基地、中国现代风筝产业基地、临朐沂山东镇文化旅游区、景芝酒文化展示中心、青州宋城文化园区等为代表的20多个以非遗展示传习为主题的大型文化园区。

范新建介绍,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潍坊努力让非遗带来经济效益,打造非遗与现代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实验基地,推动非遗项目的艺术特色与国际文化接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向了国际舞台。通过支持非遗衍生品开发,促成了潍坊市非遗项目的蓬勃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据统计,2014年,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的45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生产性保护项目共创收836411万元,实缴税金33390.8万元,从业人员达11809人。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