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我国于2011年6月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些依托于人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等为表现手段,以口传心授为延续方式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同它们在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文化类型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国。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社会环境日益恶化,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流失濒临消亡;另一方面,边远民族农村地区普遍生活质量低下,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仍然十分严重。一些地方在推进农村发展中,忽视原有乡村特色和民族特色,抛弃自我传统,盲目接受城市生活方式,使原有传统文化特色大量消亡。一些地方盲目推进表面化的新农村建设,忽视新农村的内在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同时,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提升及研发力度不够,方法不多、营销缺乏,社会对传统文化产品的消费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水平,传统工艺生存空间日益压缩。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扶贫和发展,以及城市社区的建设和服务如何在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多方面齐头并进、综合发展,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与政府、公益机构共同关注和探索的方向。
以服务“三农”为根本、以支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中国农业银行,与友成基金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开展合作,于2012年启动了农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扶持计划,在非遗传承和社区发展领域的研究、培训、扶持等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2012-2013年,该计划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发掘、抢救性记录,通过文字、影像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记录;支持青年人的乡村文化实践与调研,组织传承人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加强传承人对自身文化和技艺的了解,提升他们对艺术、历史等方面的素养;对生活确有困难的传承人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在专家的指导下,以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为中心,结合现状,通过开发和保护手工艺作坊、传承培训。
二、项目意义和目标
1. 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上,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入手,发展特别是西部和农村地区为重点的贫困区域地方经济。
2.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伸产品和活动为引导,带动外出务工人员回归乡土从事地方发展,支持新农村的建设,增强边远地区的软实力。
3. 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大众、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弘扬和传承手工业的人文价值,提升民族、边远、贫困地区人民的精神与物质兼顾的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
三、项目主要内容
1. 非遗——政策研究项目
非遗基金和文化部以及相关学术机构合作、支持并参与调研工作,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信息作为相关政策规范及标准制定的参考,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配套法律法规的理论支持,推动标准制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的普及,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高度。
2013年启动了和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5年合作计划,每年对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进行资助和补助,由相关领域有权威性的专家领衔组成学术团队进行研究。
继续支持和补贴优秀的非遗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出版项目。于2013年2月正式签署了《中国最美》图书出版项目资助协议书,2013年4月,《中国最美》第一辑(10册)正式出版,并在海南“第2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期间成功举行了首发式活动。
2. 非遗——生产性保护项目
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物质形态产品的保护方式,在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保护。
2013年非遗基金同贵州省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贵州省文保中心等机构共同开展“村落文化景观与社区发展”项目。项目通过生产性保护的方式支持地方社会企业发展,促进农村社区产业综合发展,并对非遗文化产品进行传播推广。本项目时间共计5年(2013-2017)。
3. 非遗——活态传承项目
活态传承,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到人民生活中存续下去,而不是满足于将其存放在档案室或博物馆,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中进行保护和传承,要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进行传承与发展。
非遗基金于2013年以贵州印江县合水镇兴旺村为试点。配合贵州省文物局进行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协调执行了“中国村落数字博物馆?贵州水族水利大寨”项目,支持相关的调研和培训。设立村落社区文化传承基金,制定相关标准,让村民自主申请文化活动。启动创意乡村论坛和Design for China采风活动; 召集各领域专家、学者、创新人士汇聚在贵州地扪,一方面对其成果进行经验、案例的分享; 另一方面,公布对村民文化项目的资助,给予奖励。
同时于上海金泽正式启动中国传统艺术学校项目,邀请英国王储基金会及王储基金会讲师、专家团队及传承人、设计师共同通过研究国际当先进的代教学体系普及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课件进行培训推广,培养新理念的传统艺术人才和社区培训教育讲师,并对其后续深造或办学予以支持。还以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与社区发展”项目为平台,支持在试点村落建立生态博物馆,推动社区综合发展。
4. 非遗——青年教育志愿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的原因之一在于传承的断层,一方面传承人逐渐老化凋零,另一方面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参与都不足,唤起青年群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尊重是传承工作的核心。2012-2013年青年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陆续开展了相关活动:以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项目为切入点,同高校进行合作研发非遗相关课程,并将基金支持出版的非遗类书籍通过学校开展青少年非遗知识的普及工作。派遣长期文化志愿者下乡,协助进行社区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开展短期专业志愿者活动,支持乡村社区发展。
5. 非遗——传播倡导
通过支持优秀文化的纪录、展示、出版、奖励等面向公众的传播倡导工作,在民众中普及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推动文化遗产在现当代社会生活的融入,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2012-2013年非遗基金结合文化传承和社区发展的具体公益活动,策划实施相关传播活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倡导和公共教育。还将开展国家传承人、艺术创作者等多方共同参与的文化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