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学艺术 >> 山里的细妹子

脚踏实地 精益求精

  

  扫一扫听更多声音

  倪惠英代表(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剧协主席)

  去广阔天地为人民创作讴歌

  去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对广东文艺界是个极大的激励。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其中“深入生活,扎根生活”的创作理念深入人心,涌现出舞剧《沙湾往事》等一批精品力作。更令人欣慰的是,借助政府搭建的扶持平台,不少年轻编剧和演员,以年轻人的视角、语言、风格,创新创作和表演方式,在文化市场中赢得满堂彩。我们下基层送戏,进深山文化支教,送文化的同时也在种文化。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方面,我们开展了许多有益工作,比如粤韵操、艺术进校园。作为文艺工作者,处在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更应该去广阔天地中,为人民创作,为人民讴歌。(本社记者 吴晓杰 严圣禾采访整理)

  王蓉蓉代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一边“走出去” 一边“接地气”

  最近一段时间,文艺界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虚火”去了不少。广大京剧艺术工作者一边坚持“走出去”,一边坚持“接地气”。春节期间,2015“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大型慰侨演出走进美国东洛杉矶学院剧院,让海外华侨华人领略国粹的魅力。与往年不同,我发现外国友人对京剧越来越感兴趣,懂戏“会叫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觉得应该抓住机遇,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另外,我们戏曲工作者“接地气”的工作也越做越实。在北京,京剧进课堂非常普遍,很多名家放下身段走进中小学和孩子们互动。(本社记者 董城采访整理)

  崔小田代表(豫剧表演艺术家、安阳市豫剧团团长)

  为群众献上最好的作品

  “接地气”是近来文艺界发生的一大可喜变化。要想创作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必须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与群众打成一片,在群众中发现时代的风采。近年来,中央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非常重视,河南省也开展了“舞台艺术送农民”文化惠民等一系列下乡演出活动,以“政府买单,院团服务,群众受益”的形式,将最好的精神食粮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这大大拉近了文艺工作者、文艺作品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群众的喜好。我们还要继续提高演出质量,在硬件设施、软件配备上都要有新的提升,摆脱“老戏老唱”的现象,为群众献上更接地气的作品和更精湛的演出。(本社记者 刘梦采访整理)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