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学艺术 >> 张清华:写作训练是必要的

捕捉时代和人民的声音(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叶小钢(右四)在萨迦县萨迦寺与藏族群众在一起。资料照片

  见到叶小钢,风尘仆仆、脸颊深红,才知道他最近一直在西藏采风。如今,身兼各种社会职务、公务繁忙的叶小钢,依然会挤出时间进行创作,他说,创作才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

  叶小钢是驰名中外的作曲家,2013年,在他58岁生日的前一天,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音乐厅为他举办了个人交响乐作品音乐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由美国主流交响乐团专门为一位中国作曲家举办专场音乐会。

  “一直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创作出那么多作品?”叶小钢说,其实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比如,《地平线》《喜马拉雅》这样西藏题材的作品,正是从藏族民众自然的生活状态、虔诚的精神信仰、热情奔放的民族歌舞等汲取营养,“我以为,只要认真、悉心地向群众请教,都会撞击出许多灵感,跃动成笔下的音符,成就优秀的作品。”他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文艺工作者,就必须为人民抒怀,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耳捕捉时代和人民的声音。

  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30多年来,仍有个别作曲家没有走出象牙塔,固步自封于所谓学院派,于是出现了“有数量缺质量、机械化生产”等问题。不久前当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的叶小钢对此颇为揪心,“我是听着冼星海等人民音乐家的经典长大的,我一直告诫自己要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这样才能打开视野,也才能拿出唱得响、传得下去的作品。”

  去年,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中上演的音乐会上,叶小钢作曲的《我遥远的南京》和《和平祭》第三乐章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而为了创作这两部作品,叶小钢曾多次去南京采集资料、翻阅史料,甚至还去了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叶小钢表示,“去和没去肯定不一样,没去过现场亲身了解人类史上这段惨痛、黑暗的历史,情感上的触动肯定不会深刻,作品就难以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为了提升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美育教育,叶小钢发起了“送校歌计划”,号召广大作曲家和有识之士,为全国、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写校歌,让每一个贫困偏远地区的孩子都能够唱上自己的校歌,成为接触音乐、接受美育的一个开始。(郑海鸥)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