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它在中华民族的长期演进中经过不断的创造、积累和传承,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获得新生,受到重视,茁壮成长,逐渐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人类文明中的珍品。只要民族众多、疆域辽阔、历史悠久的基本文化国情不发生根本的变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赓续绵延就理所当然;只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旗帜高高飘扬,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继续发展繁荣就会前景灿烂,且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作为55个少数民族的独特精神创造、文化表达、审美呈现,在历史与现实的光照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国家与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具有多重的意义。
就国际意义而言,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被发掘整理出来的少数民族文学遗产,向世界有力地表明,作为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少数民族自有它伟大的创造,为丰富世界文学宝库作出了重要贡献。《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三大英雄史诗是这样,《突厥语大辞典》《福乐智慧》《红楼梦》等名著是这样,西北“花儿”、岭南“歌会”是这样,纳瓦依、仓央嘉措、哈拜等著名作家诗人也是这样。在持续开展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学中的蒙古长调等先后列入有关名录,确立了它们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捍卫了国家文化主权。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已有众多少数民族优秀成果进入国际文化对话领域,成功展示了中国形象,张扬了中国精神,传播了中国价值,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多元共生共荣。在周边文化外交工作中,少数民族与许多民族跨境而居,宗教习俗、语言文字、文学相通,对促进安邻睦邻、和平进步发挥了特殊作用。少数民族文学充实了国际中国学的内容,使其内涵更加丰富绚烂、多彩多姿。如日本就创办了专门刊物《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并涌现出像君岛久子、牧田英二、西胁隆夫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研究大家及其大量成果,加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及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
发展繁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国内意义,大致体现在政治、社会、文化、文学、艺术、产业、学术、教育几个方面。
在政治意义上,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少数民族文学,有利于以文辅政,巩固国家统一,强化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坚守各民族共同的思想信仰与价值追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党和政府不但要继续为少数民族文学提供必要的条件与保障,而且要理直气壮地要求少数民族文学为党和国家最高利益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少数民族文学有责任唤醒人们的政治自觉,坚定人们的政治信念,歌颂社会主义政治的伟大成就,赞美杰出政治人物的光辉事迹,昭示社会主义政治的美好前景。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已经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伟大祖国而书写与歌唱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后,它仍将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旗帜鲜明地歌唱共产党、歌唱社会主义、歌唱改革开放,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方面承担战略重任。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