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作业、辅导孩子功课、参加家长会这些是当前家庭教育的家常便饭。学校和教师号令家长,家庭教育怎敢不从?一直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思维大行其道,加之很多家长自身存在分数至上的偏颇观念,我国的家庭教育习惯于步学校教育后尘,循规蹈矩地跟随学校的节奏,步调一致地重复课程的学习,充当替补教师的角色。而孩子们在成长中没有汲取到家庭教育应该输送的新鲜养分,多层次、多方位、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难以满足,被塑造成一个个听话的木偶,独立的个性和思想意识受到束缚。家庭教育总是帮教师干活,耕了学校教育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毋庸置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家庭教育不能荒废,不能成学校教育的替代品。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老师,在其成长中的教育作用也不是学校和教师所能越俎代庖的。学校教育是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脑思考。而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和价值在于培养和造就孩子生存生活、做事做人的本领,成为孩子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训练场。
家庭作为孩子身边的课堂,要走出学校教育的阴影和笼罩,从生活入手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和健康情趣,时时输送养料来滋润孩子成长,把握好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成长的开关。人际交往、品格修养、公共关系、心理健康、法律法规、生命安全、生活常识、行为习惯、风俗人情、饮食文化等这些学校教育的奢侈品,都应成为家庭教育的家常便饭,促使孩子营养均衡地发展。
子不教,父之过。大数据时代,每个家庭都是一本匠心独运的教科书,是对孩子因材施教和实现个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家长的文化水准、职业道德、个人修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形成的家风,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的鲜活素材。每个家长应挖掘自身独特的教育资源,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创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趣的家教资源。依据孩子自身特点和个性特长,尊重差异,俯下身子为孩子量身定做一套适合孩子独特口味的教育套餐,激活和释放他们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家庭教育的肥沃土壤中健康茁壮成长。
当然,处在教育开放发展的大环境下,家庭教育也不能孤芳自傲、闭关自守、单兵作战,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更不能与学校教育势不两立。要接轨学校教育,及时将孩子在家成长的情况反馈给学校和教师,引导孩子将在校所学知识在家庭生活中充分实践应用,提升学习能力,有效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丰富和提升家庭教育的内涵,全面夯实学生健康成长的素质底蕴。
家庭教育唯有走自己的路、耕自己的田、守住自己的阵地,方能实至名归,撑起孩子成长的半边天,成为大教育体系中的一亩方塘。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渴口中学)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