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来自《商业周刊/中文版》微信号
原标题 韩寒:大家喜欢高手在民间的故事,因为能满足草根意淫成功的快感
撰文:陈潇潇
编辑:刘雅靓
《商业周刊/中文版》专访韩寒,他此次完全没有掩饰与商业的暧昧关系。
韩寒不喜欢被称作商人。他总是极力地表现出自己与商业的格格不入,比如不印名片、不做签售。过去十年,他一直保持着作家和赛车手的双重职业身份。但事实上,2012年初大战方舟子后,当韩寒再次进入大众视野时,恰恰是他的商人身份。他导演卖座电影《后会无期》,代言各种品牌,结交商业名流,最近一两年还亲自参与了多个创业项目。
今年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改版。 7月28日,北京奥雅会展中心,韩寒谈论起他的移动互联网项目ONE一个时明显地停顿了一下。过去几个月,他一直在考虑将这个纯阅读类应用变成文艺生活类应用。让大家在这里满足一些文艺和文化需求,增加用户黏性。他继续说道。
韩寒今年33岁,他穿着黑色短袖衫和牛仔裤,头发依旧凌乱,说话时语气和缓,其实我从来没想过会创业,我觉得我就是在工作。
近两年,韩寒也不再掩饰与商业的暧昧关系。他的移动互联网项目ONE一个用户已突破3000万;2014年《后会无期》票房突破7亿;他同时与朋友创办了餐厅,今年连锁店能开到60家;2015年2月,一家二手车创业公司车王获D轮融资,估值3亿美元,韩寒以1000万投资成了股东之一;在商业名流中,他最近结识的有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韩寒说,他的商业知识从不来自于书本,而来自于请教他人。
他评论社会现象,但依然能拉到商业赞助。2010年,他和凡客诚品签订广告合同,之后又代言了华硕电脑产品、帝王威士忌产品和斯巴鲁汽车。现在,他又成为深圳手机品牌一加手机的代言人,这家创业公司把不将就的广告词与韩寒有些忧郁又挑衅的形象在广告中相结合。
从作家,到车手,再到导演、代言人和创业者,重叠产生的是一个明星。出版人路金波表示,韩寒是一个社会现象,一个文化偶像,甚至带一点半宗教领袖的意味。所谓宗教的意思,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你喜欢韩寒并没有什么特定的理由。这种名人效应和粉丝经济让创富变得容易。五年前韩寒不接受任何品牌代言,商业是推动和改变社会的重要因素,五年后他这么说。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韩寒说,他最大矛盾是不同领域对商业有不同的需求。电影《后会无期》是韩寒第一次大规模地面对市场与投资。我特别不希望投资人亏损,但也不希望他干涉很多,当中需要经历很多平衡与妥协。考虑到成本,剧本里甚至不能随心所欲地设置天气。
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时,韩寒提到最多的是如何把产品做好。ONE一个从2012年创立以来,团队人数不断增加,现在有30号员工。整个App技术还不够,我们现在致力于这方面的改进。韩寒说道。ONE一个现在的日活量是100万,现在的问题是,选择一篇文章、一个问题、一张首页图,都太受编辑口味的影响。他希望可以加入音乐、电影等元素,面向更广的市场。
我从来不读商业类的书籍,都是鼓吹成功学的。他将自己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归结于观察力,这一点与写作和赛车是一样的。你要是没有观察力,怎么去比赛呢?路上的坑都看不见。跟你聊天的同时,我也会习惯性去观察这个房间以及周围的人,比如这个时候我的余光里可能看到有个人打了个哈欠。
以下是韩寒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独家专访内容:
QA
Q1 你结交的商人圈里都有哪些人?
深交的商人比较少,更多的还是在赛车或电影范畴之内。
Q2 最近柳传志好像跟你有互动,他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韩寒。你对他的印象如何?
我跟柳传志聊过几次,跟大家对他的印象其实差不多,他都70岁了还很有想法。我平时私底下也跟一些企业家有过交流,他们也都是很强很有想法的人,但我跟他们相处的时间都不多。
Q3 你觉得商人需要社会责任吗?
当然需要,社会责任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不同的事情可以产生不同的社会责任。好的商人天生就应该会有社会责任,因为我相信改变社会、推动社会的最重要的是两样东西:科学和商业。其次是教育、文化。科学解决很多技术问题,让信息的传播更加流畅和透明,长远来讲,一定能让人类因为它更方便地交流。它甚至能跨过很多政治上的禁区,迫使无论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最终还是要更透明地面向人民。第二,商业虽然也有很多暗黑、龌龊的地方,但总体上有一套台面上运行的规则。
Q4 你做创业项目ONE一个的初衷也是出于以上两种考虑吗?
这个项目可能只能算移动互联网,但跟传统的移动互联网又有些不同。很多传统媒体可能说我们想做新媒体,但所谓新媒体就是开个微博、开个微信账号,有时候是自媒体。效果感觉更Low,还没有原来只有一本杂志的时候高大上。
Q5 现在ONE一个也有杂志。
对,纸质版一直有,因为利润一直非常好,只是没有太多向外界宣传。现在,我们每两个月到一个季度出一本,每本也能卖到五六十万册。这都是实际数字,很多杂志谈发行量时会乘以10,图书出版也是如此。当年,我做《独唱团》,同行问销量,第一期最终实际销量应该在500万册左右,但他们说你们挺不错的,实际也卖了有五六十万了。
市面上很多90后的年轻作家是从ONE一个走出来的。我们那个年代大家都会通过传统杂志发声,现在传统杂志的确日渐式微。另一方面,经过ONE一个推荐后,每一本书的销量基本上能保持在15万到20万左右,这在市场上来说应该是非常好的。
Q6 我们不谈全民创业、风口上的猪或者O2O,你觉得你自己是个创业者吗?
创业分很多种,有些人就适合创业,有些人是属于跟风型。很多人看到别人拿到了A轮、B轮,一个idea就值两三千万,羡慕的不得了,就跟风创业,脑子里可能都还没有成型的想法,没有抓住用户需求。人们只看到成功的声音,却没看到太多失败的人都灰溜溜地走了。就我自己而言,我从来没想过会创业,我觉得我就是在工作。我的性格可能并不适合去公司打工,或者说哪怕做管理工作,也不适合。我就做相对来说创作性多一些的工作,在这个范畴内,算是创业。从普通意义上讲,如果把赛车也当成创业,把写书也当成创业的话,我也已然算是创业完成了,不一定是一步一步去IPO才算创业成功。爱情也是创业,生小孩也是创业。
Q7 有过试错的经验吗?
试错的经验其实蛮多,所幸是没有出过大错。其实,哪怕一本杂志的出厂过程都有很多错要不停纠正。有一点很重要,创业不创业,其实跟做事情一样,这就会分适合与不适合。有些事情我喜欢,但我做了觉得不适合,最终还是默默的成为一个观看者,我觉得那也是一种幸福。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喜欢去做,却做不好。
Q8 你怎么去描述你的用户?如何定义一个好的产品?
我不描述他们。这不重要,就像我拍电影的时候,经常有人问我你的电影拍给谁看?我想这些留给调查公司或者媒体去研究就行,当然根据受众给他们量身定做产品也是一种方法,但这不是我的方法。
好的产品是无法用讨巧的词去形容的,要我找一个词概括,当然也能找得着,类似什么流连忘返,或者说爱不释手,但我觉得都不是核心。我只是确保我并没有落后于这个时代,我确保自己的审美与品味能够跟上时代。这过程中可能会犯错,但在不会犯大错的情况下,我更倾向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来做产品。
Q9 你会比较欣赏什么样的创业者,并跟他们合作交流?
我欣赏专业背景出身的人。因为他能马上从专业角度告知我,一个想法可不可行。比赛有时在高原,我希望能有更快、更好的速度,专业人士会告诉我现在的动力已经到极限了,再增加一点燃油的话,空气稀薄,就会爆缸。包括这次跟一加的刘作虎合作,我去年跟他认识,能感受得出来他是技术人员出身,对产品规范要求很严格。我不相信高手在民间。现在有太多电影拍到最后都是讲草根,比如一个出租车司机,最终参加比赛战胜了职业选手,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的。就算所谓的高手在民间,一定也是接受大量专业训练的,体育赛事更是如此,打了几十年乒乓球的民间高手,碰到训练过三年的职业选手,连两分都拿不到。大家喜欢高手在民间的故事,是因为能满足草根意淫成功的快感。
Q10 你之前还代言过凡客,名人在选择品牌代言时会有一些什么标准?
这次和一加应该不算一次代言,将来一加会有一些跟ONE一个结合的定制。一加创始人刘作虎有新产品的时候,包括在雏形阶段,我会参与,给一些建议。但是我的参与只到建议层面,我并不想在其他地方指手画脚。这种代言跟传统代言还是不太一样,更多是与产品创始人投缘,产品设计上能有一些参与。我自己也算是硬件控,用过很多手机,我会去衡量一个手机的硬件优化做得到底好不好,最直观的感觉是刷微博的流畅度。
Q11 现在大家都在讲互联网思维、互联网 ,不见得都靠谱,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做?
因为它是一个很大的框架,互联网 ,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能往里面叠。拿赛车比赛来说,我们的比赛是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我参加的是最高组别,叫S6组,有专门的赛车改装规则,这意味着不是所有赛车都能往里面塞。这个明确的规则代表它有一个门槛,你做的好与不好,比完赛结果立马就能呈现。互联网 不同,它本质上一个向好、向善的概念,但它门槛太低,太好往里装东西。你本来在街上烤红薯的,自己做了一个微信扫一扫,都可以叫互联网 .中国人喜欢讲概念,一个新概念一出来,大家都喜欢往这上面贴。再加上这是李克强总理提的,更甚。现在好多公司的各种报表上面都要加上互联网 ,让人感觉政治上也是正确的,也算是利好的一种。总体来讲,未来真正的互联网加不加,还是要看产品最终的结果。
Q12 但在创新领域,很多人认为中国真正的产品创新和思想创新都很少。你觉得是因为市场太过浮躁、功利,还是来自更深的原因,比如文化土壤、教育?
首先创新资源抄国外,国外有什么东西出来了,中国赶紧抄一个。一个抄袭成功后,就会有一堆模仿。这背后的一个基本原因是教育和文化土壤。自古以来,在中国教育体系里有两种人特别受到轻视,一种是本身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突破常规的人;第二种就是手艺人,几十年就加工一个零件的。他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善于跟领导沟通、搞关系,同事之间关系也通常不好,容易被边缘化。但这两种人恰恰是研发产品当中最重要的两环,创意与技术。在国内,这两拨人一直以来混得不太好,这就可能导致了我们有时候在创新这方面会跟其他国家有差距。
Q13 市场呢?你觉得现在市场浮躁吗?
所有的市场都浮躁,除非像那些北欧国家,看一个火车进站的电视节目都能把收视率看出百分之四十几。我不想去评判市场浮躁不浮躁,它是一个永远正确的命题。在任何年代都可以说市场是浮躁的,文学已经死掉了,这是种百搭的话,你也没法反驳。你想想人们好像说的也对,市场的确是浮躁,商业在进步,但也没有什么大错,未来也会是这样。
Q14 除了赛车、电影还有移动App,你似乎也在做餐饮?
对,我和几个朋友合伙在做。其中一个是非常好的主厨,另外一个很懂管理,我会负责大方向的把控。餐厅最难的是管理,管理不好一切都扯淡。尤其是高端餐饮在三公消费限制以后,有些餐饮集团盈利变得困难。但我们更多定位在年轻人,这是一个新的消费升级的市场,受到政策影响较少。同时我们也在不停试错。到今年年底的时候应该可以有60多家连锁店,现在是40多家。一个月后,北京会有4到5家新店。
Q15 现在仿佛很多明星都把开餐饮店作为一种创业,怎么理解?
做餐厅最没用的就是名人效应,餐厅是大众消费,名人效应只能管一个礼拜。跟汽车、楼盘一样,消费只要过了5位数,基本上名人效应就会越来越弱。用户只会考虑地盘、地段、配置以及品牌。餐厅也是,消费者一开始会因为明星代言或者明星创办去吃,但最终还是口味、服务管理来决定好坏。刚开始时,我也担心,现在看来并不是,很多对我无感的人也在餐厅吃饭。自开业来,我也很少去我开的餐厅,去多了会非常影响其他人的用餐感受。近几年,我都希望去韩寒化,包括做ONE?一个的时候也是,只有这样一个产品才能走得更远。拿一个很俗的方式来说,可能带上韩寒,这个产品能走到千万近亿的量级,但去掉韩寒才能走到一个几十亿甚至百亿的市场。我希望把我擅长的东西放在产品里面,带一些气质就可以了。
Q16 《后会无期》会拍第二部吗?
不会,虽然拍2很简单,市场保障也更强,但我总想做一些新的尝试。人生短短几十年,如果一直在一个东西来回转,也挺没意思,虽然可能会赚很多钱。
Q17 下一部电影,像选角色、排期这种,会想跟大数据、互联网运营相结合吗?还是准备按传统的方式做?
电影是个独立的产品,而互联网有时候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打一个简单的比方,我们所谓的大数据最直观接收到的就是百度指数和新浪微博的转发。有些电影可能热度非常高,一个预告片都能有几十万、上百万的转发,一个明星再转一下,又是几十万转发。可徐峥发一个预告片也就几百转发,黄渤发一条微博就只有几百个留言,无论是《捉妖记》、《煎饼侠》,这在传统意义上都属于互联网热度并不高的,但因为电影是独立的,所以票房并不受影响。电影只要做到本质上优质,档期、类型恰当,没必要什么功劳都归给互联网。
Q18 随着科技进展,人工智能、虚拟交互,什么东西都可以被测量。书有排行榜、电影有票房、导演有身价,大数据还能掌握你的个性化兴趣,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大数据有时是一种自欺欺人。只要有两三万个忠实粉丝,就会形成粉丝团组织,可以把所有的数据都刷得非常高。微博就可以几十万转发,再加上视频网站上帮你挂个函数,乘以5、乘以10,看上去就好几千万点击,业内很多都这么干,但是没有什么太大作用。
电影永远是一个独立的大行业,它只在于一批人会固定去电影院,观众到了电影院后能感受到的口碑、品质跟类型。有时候所谓的粉丝经济越强,互联网经济越强,反而会引起更多人的逆反,因为它就像自己跟大众隔了一道墙,反而惠及了其他的电影。最关键的还是把产品做好,要做数据还不容易,发布个产品,请一些明星来,微博转一下,每个明星上面再加1万假转发,自己做个发布好几百万转发,瞬间卖空,自己买自己的,做做期货,做做数据,但实际出货量和销售量呢?最终笑到最后的还是那些回归事物本质的。
Q19 你对这个时代是乐观还是悲观?你觉得人类最后是会被科技控制还是被欲望控制?
我觉得这要取决于这个界限要画到多远。我对现在这个社会是相对乐观的,再往前走你可能放到足够远一定是悲观的。在现在,人肯定是控制科技的,再足够远一定会被反控制,所有事物都遵循着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的规律。就像以前有一个将军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样子,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人们肯定在用石头或者棍子打了,但到第五次的时候可能又会变成现代武器,这种兵器可能到第六次的时候又会变成核武器,我觉得这是一个循环。(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