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清明大巡游。记者 马跃峰摄。
清明上河园实景演出“岳飞枪挑小梁王”。记者 马跃峰摄
清明上河园民间艺人表演“吹糖人”。记者 马跃峰摄
《清明上河图》局部。 资料图片
开封城墙。记者 马跃峰摄
清明时节,杨柳吐绿,汴京城外,芳原细草,驰者若飙,虹桥影落,舟楫纵横……一幅《清明上河图》,尽显了宋时开封繁华。
今一脚跨进开封清明上河园,就像回到久久消失的从前。转过张择端像,走过东京码头,越虹桥,穿城门,“宋家汴都全盛时,万方玉帛梯航随”的景象跃入眼帘。
九百年前,张择端将北宋繁华收入画卷;九百年后,开封将历史画卷变成现实。一城古韵,二街瓦肆,三大秀场,“一进一出”间,演绎了古城开封的精彩蝶变。
一城古韵
完整保留一脉文化
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开封,曾是夏、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金等8个王朝的都城,至今仍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古城。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显示,开封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940多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3处329项。
如何保护古城、文物?“从整体入手,保护古城区的空间体系、街巷肌理、文物古迹、建筑风貌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保护、传承和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化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说。
2006年,开封编制完成《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规划》,经近百名专家论证、修改,成为权威性总体规划。与之配套,又编制了古城墙保护、历史街区保护等专项规划,以及双龙巷、珠玑巷等单体项目规划。为避免因信息不畅致使文物遭破坏,开封公布城区247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在规划地图上标注城区文物,所有建设工程在规划设计和项目审批时均须避开文物点。
记忆中的开封东城墙,颓垣残壁、低矮破败。城墙外私建着矮房,护坡上疯长着树木。多年后,再看古城墙,仿佛一夜间“长高”了、“变靓”了。早晨,环城公园里,打太极拳的、跳广场舞的,其乐融融。
“开封城墙全长14.4公里,是我国现存的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城墙,开封实施5期古城墙维修保护和环境整治,共修缮外墙体6600余米,内墙护坡2600余米。”开封市文物管理部门负责人说。
保护古城,让一脉丰腴厚重的文化完整保留;创新文化,让一段有血有肉的历史可触可感。
历史上,开封六次被黄河淹没,城摞城,宫摞宫,古迹尘封地下,故事掩于书中,怎么产业化?2011年,开封的“宋都古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被命名为国家级示范园区。“全城一韵”的开封古城成为文化产业“超级平台”。
半城水、一幅画、一个故事,是开封众多“文化宝贝”中的三个。如今,“三宝”已活化成文化旅游项目。一条御河连通包公湖、龙亭湖,长达1.9公里。夜晚,乘坐画舫游河,穿过一座座仿宋桥梁,经过包公祠、天波杨府、中国翰园、龙亭,看不尽园林美景,赏不完“桨声灯影”。据了解,御河还将延伸,最终“连五湖串十景”。
“让躺着的画卷站起来”的,是清明上河园。在占地600亩的园子里,一弯虹桥、勾栏瓦肆、市井街巷无不是宋代建筑的复原。就连画中的一口水井,在这里都能找到踪迹。
开封的珠玑巷,被客家人称为“八百年前桑梓乡”。北宋覆灭之时,许多中原人踏上迁徙之路。如今,这个昔日棚户区,已被改造成文化旅游街区。新建的“守望阁”承载起众多乡愁故事。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