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化资讯 >> 桓台下乡戏曲:本子接地气 舞台有人气

桓台下乡戏曲:本子接地气 舞台有人气

山东桓台下乡戏曲新意足

本子接地气 舞台有人气

本社驻山东记者 苏 锐 通讯员 胡正鹏

“梧桐花儿开,花香扑面来,农家小院好风采。文化发展创新路,城里的书屋进农宅。”近日,山东省淄博市举办第十二届优秀民间剧团大展演,淄博市桓台县文化馆创排的吕剧《梧桐花开》作为开场剧目一亮相,就因“接地气”的题材让现场观众叫好。而《梧桐花开》只是桓台县着墨戏曲创作的一个缩影。考虑到戏曲在基层有广泛的受众群,桓台县近几年集中力量创排一批“接地气”的戏曲作品,有效杜绝了文化大餐“食之无味”的尴尬境况。

听腻的节目要“既换汤又换药”

在鲁中地区,桓台县是有名的“戏窝子”,全县仅成规模的庄户剧团就有近百家。桓台县城区大大小小的公园,像“个人音乐会”似的票友表演随处可见。根据剧种不同,票友们凑在一起,你方唱罢我登场。

自发群众文化活跃的背后,票友们也存在对戏曲节目质量的担忧。“来来回回都是这几个唱段,以前来听戏的人还很多,唱着也起劲。现在除了这几个爱好的,听众越来越少了。”当地戏迷贾怀琦表示,基层的戏曲爱好者非常多,能登台演唱的戏曲人才也不少,但他们在唱段或剧目方面的选择余地并不大。

“新戏出不来,只能唱老戏。”类似情况被桓台县文化出版局局长宗树高看在心里,忧在心头。“近年来,各类文化形式对戏曲的冲击很大,唱戏的、听戏的都在减少。”宗树高说,“老人唱、老唱段、老戏服”成了基层戏曲文化的写照,鲜有的“老戏新唱”,也只是“换汤不换药”。

出了问题就要有办法,桓台县文化部门决定从“既换汤又换药”做起,主抓“观照现实、能让百姓看得进去”的戏曲创作工作。宗树高介绍,在申请政策资金对本地剧种进行扶持的同时,桓台县组织专业创作力量进行剧本创作,筛选合格的剧本在全县进行推广。

“戏曲精品应体现在思想精神、艺术水准等各方面,我们要求创作团队务必下到基层采风,写出桓台的新气象。”宗树高说。

好剧本靠“挨家串户跑出来”

《梧桐花开》讲的是农村热心人刘大爷创办了农家书屋,刘大娘为了娶儿媳想将书屋停办,文化站长王秀琴来访,带来政府支持的故事。居住在桓台县西苑社区的居民李伟看后说:“以前看的吕剧、京剧都是老剧目,没有什么新鲜感。没想到今天的演出剧目,以前都没见过,演得很好。”

“你是娘身上的一块肉,千里万里也连着娘。你的生日我记心上,那一天总叫我痛断肝肠。”这段唱词来源于桓台县今年新创作的吕剧小戏《姐弟缘》。在山东省吕剧院副院长马常委看来,《姐弟缘》的剧情不似大剧目那么跌宕起伏,但它既真实,又新鲜,让观众感到亲切。“又因为是新创作剧目,内容新颖,也能吊起观众的‘胃口’。”

在桓台县今年的新创小戏作品中,最受好评的喜剧作品是吕剧《乡音》。该剧剧情很简单:孙子打工回来故意说普通话,爷爷无法接受,告诫孙子“不忘乡音地瓜味”。爷孙俩产生冲突之际,奶奶出现,三人一番交流之后,皆大欢喜。

《乡音》编剧、桓台县文化馆文学创作部主任释修振介绍:“当时为了创作一批以群众生活为题材的剧本,天天挨家串户地去了解情况、体验生活、听群众‘讲故事’。有一次在调研过程中,就发生了《乡音》中的事。”释修振说,因此《乡音》才能广受好评。

深入生活才能淬炼精品

“以前的文艺创作一般以歌曲、诗词为主,但今年为了加大戏曲方面的创作,我们也立了‘军令状’。”桓台县文化馆馆长张奎告诉记者,今年馆里计划创排3部新戏。为此,桓台县文化馆的创作人员至今已跑遍了全县的300多个村居,就是为了创作一些基层群众喜欢的作品。

《风氏夫人》是桓台县文化馆今年编排的一部京剧作品,讲述了当地一位文化名人的事迹。首演当晚,前去观看演出的伊庆善老人说:“这个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过,没想到改编成了京剧,还搬上了舞台。这样看着更生动了。”

桓台县对本地戏曲的关注远不止出新品。“有了好的本子,还要有演员的不断磨合,精品才能在舞台上立得住、叫得响。”在宗树高看来,戏曲精品必须具有“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的特点,这就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目前,桓台县今年新创的4部戏曲作品均在文化惠民的路上。“边演边改,让老百姓当面提意见。”宗树高说,他们力争在下一阶段将民众的意见汇总进行进一步加工修改,努力将这些作品创排成为农村舞台上的精品保留剧目。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