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化资讯 >> 岭南民俗文化节吸引八方游客:看戏猜谜乐翻天

岭南民俗文化节吸引八方游客:看戏猜谜乐翻天

岭南民俗文化节开幕式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看,有的还是从徐闻、廉江赶来,当中还不乏外国友人,观众把会场围得水泄不通。”

大眼睛小女孩何昱颖目不转睛地看节目。

第三届岭南民俗文化节开幕式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看,有的还是从徐闻、廉江赶来,当中还不乏外国友人,观众把会场围得水泄不通。虽然太阳高照,但依然阻挡不了观众的热情。

  在观众席,一个两三岁的大眼睛小女孩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看民俗表演的每一个节目,表情十分专注,不像旁边的小孩坐不住要大人哄来哄去。大家对这个与众不同的漂亮女孩大加赞赏,但小女孩一点都不受影响,只顾看表演。天气热,豆大的汗珠挂在她饱满的额角、可爱的脸庞上,她也不知道,让人看着好生怜爱,都不忍心打扰她欣赏节目。

  女孩子的妈妈吴小姐告诉记者,女孩叫何昱颖,才3岁,刚刚上幼儿园,在市一幼上学,因为家就在寸金桥公园里面,孩子早早就知道要举办“文化节”,一直非常好奇,经常问妈妈“什么是文化节”,看着寸金桥公园一步步被装扮起来,她更加关注了,还向幼儿园的老师同学宣传“寸金桥公园要举办文化节”,引得大家都非常期待。现在她终于如愿以偿,大饱眼神了,难怪看得如此入神。何昱颖小朋友平时就喜欢唱歌跳舞。

  表演结束后,记者问她:“小妹妹,节目好看吗?”“好看!”何昱颖心满意足地用力点头。“最喜欢看什么节目呢?”“都喜欢!”何昱颖大声说,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高龄长者坐轮椅赶来欣赏


记者看到,在会场上有好几位高龄的长者由家人推着轮椅前来观看(见图),虽然不时被摄影爱好者挡住了视线,但他们依然乐呵呵的。周爷爷今年93岁了,他是在淮海战役后南下定居湛江的,他正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住院,听说寸金桥公园正在办文化节,就坚持让老伴推着轮椅把他送过来观看民俗艺术表演。看完表演后,他还意犹未尽,让老伴推着他到演员休息、放道具的地方,慰问演员,摸一摸道具,抱着道具合影留念,他可爱的举动成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长枪短炮的焦点。他告诉记者:“在有生之年,能一下子看到这么多高水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文化节目,我非常高兴、非常激动;看到这么多被抢救保存下来的民俗文化,并搬上舞台发扬光大,我更是非常欣慰。”

  陈伯伯是退休已久的港务局干部,他说自己到过许多地方,见闻比较广博,他从霞山专程赶来看民俗文化节,看完感觉节目水平非常高,看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岭南文化被传承下来,令人欣慰。

  中山醉龙舞再来一次!

  在开幕式结束后,中山西区长洲村独有的醉龙舞的演员谢幕后,被热情的观众久久地留在舞台上,大家请求他们:再来一次!再来一次!不少粉丝还穿插到他们中间请求合影留念,任由表演者喷洒到高空的高粱酒洒落到自己身上,为表演者的粗犷、豪迈的表演,为他们苍劲有力的醉拳,为他们将装着高粱酒的酒埕抛上三四米高空又稳稳当当地接住没洒出半点而喝彩。

  究其原因,也许是湛江市民看多了几十人舞一条巨龙的套路,而中山长洲醉龙似乎颠覆了龙舞的市民心中固有形象。它体型娇小,形态小巧可亲,舞龙者人手一条龙,不必模仿龙的各种形态,而是随意游走一边嬉乐、打醉拳,一边喝酒,边将口中的酒向高空中喷洒,而提酒埕舞者,不时向舞龙者灌酒,还不时自己来几口,兴起时将酒埕抛上几米高空……舞蹈融汇了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于一体,观众都被这些独特的表演方式所吸引。

  老革命周爷爷更是喜爱地抱着可爱的小木龙和酒埕合影,久久才放下。

  传承人黄金渐说,这支舞蹈有800多年历史,从宋代开始,是他们长洲村民一代传一代保留下来的,入选了国家级非遗项目。

  猜灯谜希望湛江能传承

  相对于热闹的大舞台,在金竹园前方有两个小舞台,分别有顺德灯谜协会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两个猜灯谜的擂台,虽然也总是围满了观众,但大家都在默默认真思考,一旦有人猜出,才会爆发出掌声。这里就显得别有风趣。

  在顺德灯谜台,只见顺德灯谜协会的老师们将“祝第三届岭南民俗文化节圆满成功”这个主题句的每一个字都做成各种各样的谜面,要么猜一个字,要么术语,要么猜地名,要么猜节日等等,甚有意思。例如“祝”字猜一个作家,结果被一个男青年猜出是“贺敬之”,“三”字猜两个民俗节日,在他们的引导启发下被猜出是“春节人日”,围观的市民被这些饶有趣问的谜语激发了兴趣,大家分别对自己感兴趣的谜语和熟悉的范畴发起进攻。大家对猜湛江地名、湛江学校名都与湛江有关的谜语特别感兴趣,不到半个小时,湛江市民和岭师的学生就猜中了十个左右的谜语,其中包括猜出“诗成小醉”(打一湛江地名)是“麻章”。顺德灯谜协会会长邓泽权说:“我们打听了,知道湛江没有灯谜协会,难怪大家不太熟悉猜灯谜,但是市民的文化底蕴还是不错的,希望湛江的灯谜爱好者早日成立自己的组织,将猜灯谜的这种民俗文化传承下来。”

  在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灯谜台,一天下来,被湛江市民猜出了400多条灯谜。他们这一次一共准备了两千多条灯谜,还特别就湛江的地名、特产、水果、人物制作了一批灯谜,受到湛江市民的欢迎。他们同样打听到湛江没有灯谜协会,能在这种没有专业组织传播和培训的情况下,以自己的文化底蕴,猜出这么多,他们感觉很欣慰。他们领队 镇凯先生是汕头日报著名的记者编辑,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常委、省灯谜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传播办副主任,他和同来的三位老师高度赞赏湛江美丽、清洁、文明,湛江人有礼、诚信,特别是的士司机文明礼貌、不宰客。他们非常喜爱湛江,因此 镇凯先生希望能帮助湛江人补上猜谜语的这一课。他说潮汕的不少中小学都开设猜谜语的课程,猜谜语的民俗文化扎根在民间,群众基础非常好。他作为省灯谜学术委员会的副主任,非常愿意给湛江提供这样的便利和帮助,无论是学生教材,还是其他的资源,他都愿意无偿地帮助。他借晚报发出邀请,希望湛江有学校、老师或其他的组织来与他对接。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