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化资讯 >> 渔工号子叶宽兴一路前行

石桥头米塑-- 古稀传承人

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二)窗外雪花纷飞,屋内暖意浓浓,由温岭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米塑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温岭市王伯敏艺术史学馆书吧内举行,来自石桥头镇的陈春水、蒋招直两位老人穿着唐装,现场表演温岭米塑“糕人糕马”绝活。 两位老人带去了早已做好的“麒麟”、“白象”等米塑,同时也拿出准备好的着色年糕原料,利用剪刀、针、火柴、铜丝等工具和材料,现场表演米塑制作绝活。只见他们将掺了食用色素的各色年糕放在手掌心中揉几下,“麒麟”便有了“躯干”,再用剪刀在“躯 ...

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二)窗外雪花纷飞,屋内暖意浓浓,由温岭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米塑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温岭市王伯敏艺术史学馆书吧内举行,来自石桥头镇的陈春水、蒋招直两位老人穿着唐装,现场表演温岭米塑“糕人糕马”绝活。    两位老人带去了早已做好的“麒麟”、“白象”等米塑,同时也拿出准备好的着色年糕原料,利用剪刀、针、火柴、铜丝等工具和材料,现场表演米塑制作绝活。只见他们将掺了食用色素的各色年糕放在手掌心中揉几下,“麒麟”便有了“躯干”,再用剪刀在“躯干”上剪几下,“八蛮”便有了表情。铜丝则是制作耳朵和尾巴用的,将铜丝裹在针上绕成圈,拿出来就成了一根弹簧,再将“耳朵”、“尾巴”用铜丝连接在“躯干”上,装上火柴头做的“眼睛”,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麒麟”、“龙”、“公鸡”等便在掌上诞生了。    展演现场围坐着一群小朋友,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人的手,生怕漏过一丝一毫的细节。在老人的演示和指导下,小朋友开始自己动手制作米塑。通过小朋友们丰富的想像力,“小猫”、“龙”、“发箍”、“棒棒糖”等一件件形态各异、造型活泼逼真的米塑作品便诞生了。    据悉,米塑于2008年被列入台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作为石桥头镇特有的民间工艺,米塑既是石桥头镇民俗中必不可少的祭礼,同时也是供人观赏的手工艺品。它采用浸水一年以上的米糕做成,通过揉、捏、搓等手法,配以各色颜料、猪油、铜丝、火柴梗、嵌马球等辅助材料,做成形状各异的“动物”、“小人儿”。做成的这些“糕人糕马”无需经过加工处理,在常温下能保持形状不变形不开裂达两年以上。    陈春水、蒋招直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则是温岭米塑“糕人糕马” 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人。他们有着远近闻名的制作米塑“糕人糕马”的绝活。由于米塑绝活没有大的经济效益,造成学习的人非常少,面临失传的可能。因此,他们非常乐意免费为孩子们传授米塑技艺,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能迎来新一代的传承人。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