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化资讯 >> 中国古代文化国际研究院在美国正式成立

王楼木版年画传统工艺经百年洗礼,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

2015年2月25日,王楼木版年画始创于明朝永乐年间,兴盛于清朝乾隆年间,在清末民初,王楼就已经成为鲁南地区最大的木版年画基地,现在是山东省有名的年画之乡。作为中国“年文化”的代表,年画寄托着老百姓的美好愿望,也为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清朝的《增福财神》、《五福财神》,虽然经过数百年洗礼,这些雕版上的图案依然清晰如故,透露着古朴的味道和历史的痕迹。 王楼村创办木版年画的第一个堂号的招牌是“恒义祥纸店”。 春节期间,走进山东省滕州市王楼村。在木 ...

        2015年2月25日,王楼木版年画始创于明朝永乐年间,兴盛于清朝乾隆年间,在清末民初,王楼就已经成为鲁南地区最大的木版年画基地,现在是山东省有名的年画之乡。作为中国“年文化”的代表,年画寄托着老百姓的美好愿望,也为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清朝的《增福财神》、《五福财神》,虽然经过数百年洗礼,这些雕版上的图案依然清晰如故,透露着古朴的味道和历史的痕迹。

 

王楼村创办木版年画的第一个堂号的招牌是“恒义祥纸店”。

 

       春节期间,走进山东省滕州市王楼村。在木版年画的第十二代传承人王振义的家里,屋子里满满当当地摆放着各种年画,五颜六色,喜庆扑面而来,有《福禄寿》、《槊刀》、《财神》、《喜神》、《状元及第》,《五子登科》和《灶王爷》等。年画大多色彩艳丽,人物形象生动传神,线条流畅自然,蕴含着浓厚的古典风韵。

       一张木版年画的印制,需要经过刻版、排版、摸版、印刷,颜色配兑等多道工序。在制作木版年画的现场,经过找平、摸版、刷墨、翻纸,压印厖一张张半成品的年画在老人的手中又多了一种色彩。60岁的王振义介绍:“这个木板年画,需要印6次。第一次是定版,再套这个绿色,橙色,就是橘红,还有这个黄色,还有大红,套出7色在这个版子上印7次才能成现在这个画。”

       贴年画民间习俗源自镇宅避邪的原始愿望,体现的是农耕文明酿制的文化特点,现在人们常用它来迎新春、祈丰年,祝好运。如今各种机器印刷的年画充斥着市场,在价格上,用传统工艺制作的木版年画已无法与之抗衡,所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从事木版年画的手艺人越来越少,王楼木版年画经过历代传承接续,逐渐形成了粗犷、古拙、庄重的艺术特色。为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艺术,王振义成立了木版年画协会,并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了被收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系列新作品。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