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尼教中文的尴尬瞬间
初到印尼崇文中小学支教时,不仅语言不通,还不太了解当地文化,闹出了很多尴尬的“笑话”。
记得第一天上课,我刚进教室,看见班级乱哄哄的,孩子们有的在走动、有的讲笑话、有的吃零食,我气极了,往讲台上一敲,习惯性地对学生呵斥:“安静”。可同学们无动于衷,我声嘶力竭地大喊“安静”,孩子们不仅没有听话,反而更加吵闹。课后,有的同学甚至去校长办公室投诉我。我一头雾水:“自己没有做错事情,为何要投诉我?”
经过了解,才明白,“安静”这个词汉语拼音为“ANJING”,在中文里指安宁、平静、鸦雀无声。然而,在印尼语中,也有“ANJING”这个读音,它的意思却是“狗”。在伊斯兰语境中,这个字还带着辱骂人的意味,对人讲“安静”是极不礼貌的。
由于不了解汉语和印尼语两个语境之间的差异,闹出了乌龙,我很羞愧。第二天上课时,我马上跟同学们解释“安静”在汉语中的意思,并真诚地向他们道歉。接下来组织课堂纪律时,我用“请不要说话”“请不要乱”或者把手指放在嘴唇上“嘘”等方式,这样学生就安静了下来。
还有一次向初中老师们授课,老师们很喜欢自己有一个中文名字,于是就帮他们把自己的印尼名音译成中文。其中一个老师的名字音译为“埃力”。上课时,当我叫“埃力”老师时,全班一阵窃笑。不知是谁带头叫起:“埃力、埃力。”一遍一遍地叫个不停,慢慢地其他老师也跟着起哄。有的仰头大笑着叫,有的则扯开嗓门使劲地喊。笑声此起彼伏,当地老师们手舞足蹈,欲罢不能,只有我在讲台上不知所措。直到校长来了,笑声才停止。
课后,校长告诉我,“埃力”的读音“Ai li”在当地语言中是“野猪”的意思。印尼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教徒不食猪肉,他们对“猪”或关于“猪肉”的词都比较敏感和忌讳。得知原因的我,马上找那位老师道歉,没想到自己的无知,不但闹了“乌龙”,更伤害了老师。
经历了这些“糗事”,更能深刻感受到,我们身在海外,要不断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法律法规,甚至是宗教信仰等,以免对当地人造成困扰,甚至引来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庄明娥 福建外派至印尼崇文中小学教师)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