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排队候检的跨境学童依然不少\新时社报记者黄仰鹏摄
新时社网9月4日讯 (记者李望贤)深圳公立学校时隔五年,再度开放招收香港籍学生,不少跨境学童回流深圳求学。《新时社报》记者向深圳多所重点公立学校了解,目前一年级新生中均有少数港籍学生。一名回流的“双非”学童家长坦言喜出望外,指跨境上学路途遥远,儿子又难融入香港本地文化,较难交朋友,加上儿子获住所附近的重点小学录取,遂决定放弃香港求学路。
获深圳福田区知名公校荔园小学录取的韩同学,是“双非童”(爸妈都不是香港居民),之前在香港北区一间幼稚园上学。韩妈妈说,儿子赴港读书,每天上学和放学就花上三个小时,没时间运动,日常跟同学玩乐时间也很少,比较难交到朋友,融入香港。因为之前港籍学生在内地不能入读公立学校,去年他们就在香港申请了学位,获派大埔的小学,她直言路程太遥远,遂计划回流深圳。今年公立学校开放的消息一出,全家人都高兴得很。按照居所所在的学区,可以入到当地知名的公立小学。“虽说香港英语水平很高,但附近小学的英语教学也不差,老师很负责任。”
新政策一推行,众多跨境生放弃了香港学位,据韩妈妈所知,北区的小学依然受到很多跨境家庭欢迎,但如派往青衣等离深圳较远的学校,即使深圳公立学校未开放招收港籍生,相信仍有不少家庭会放弃。
只收小一新生不接受插班
记者向深圳多家学校了解,今年小一招生并未特别区分是否港籍童,一概按照积分是否非深户学童招收,但目前只接受小一新生,不接受其他年级插班,整体数量也并不多。记者询问数间学校所录的港生数目,均不超过五个。
另一名在福田的港籍生,三年前早已回流,目前在一民办学校就读四年级。学生的妈妈表示,孩子之前在港读过一年小学,但他们觉得太过奔波,又见到深圳部分民办学校的教学素质逐步提高,虽然学费高昂,权衡之下仍决定回到深圳就学。如今获悉港籍学生可以入读公立学校,这名家长表示十分开心,希望儿子两年后可以入到较好的公立初中。
学位需求料2019年起下降
内地“双非”孕妇赴港产子2013年正式收闸,料深港跨境学童对本港公营小一学位的需求高峰将持续至2018年,随后将会出现下降,加上现时深圳公立学校再度开放招收港籍学生,未来将会有更多居深港籍儿童选择回流深圳求学。
据统计,今年深港跨境学童数量已有三万馀人,相比往年,年龄梯度大,横跨幼稚园、小学和初中各阶段。其中深圳福田口岸跨境学童数量基本与上半年持平,仍有9000人左右,皇岗口岸则从1500人增至2000人左右,而深圳湾口岸新学年首日同样迎来跨境走读学童近万人。
据悉,深圳边检总站自主研发“深港跨境学童专用查验系统”,启用以来累计查验跨境学童3000万馀人次。目前查验一名跨境学童需时约三至四秒。
资料显示,双非儿童出生高峰期是2011年的3.57万和2012年的2.67万,随着2013年特区政府实施“零双非”政策,预计跨境学童对本港公营小一学位的需求高峰将持续至2018年至2019年,随后将会下降。现时深圳已开放对港籍儿童就读公办学校,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实施,相信会有更多居深的港籍儿童回流深圳读书。
信赖港教育质量 仍有坚持跨境就读
【新时社报讯】记者李望贤深圳报道:深圳公立学校开放港籍学童申请积分入学,不过仍有不少学童家长看好香港教育质量,仍旧让子女每日跨境求学。有家长表示,香港的国际化城市地位稳固,未来计划让子女在香港发展,仍会选择让子女在香港求学。
家住龙华的周太太表示,大女儿在深圳一重点中学就读,小女儿则在香港读幼稚园。仅在幼稚园阶段,女儿日常举止礼仪和英文水平都比深圳周边同龄的孩子好。
她说,在香港求学,有更多机会接触国际前沿信息,相信对长远发展有好处,且若回到深圳申请学位,附近的公立学校并不理想,因此不打算回流。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