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健事件有甚麽教训需要吸取,值得泛民思考(资料图片)
文 | 卢文端
林子健事件出现大逆转,借题发挥的泛民成了“受害者”,既在预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林子健事件有甚麽教训需要吸取?值得泛民思考。事实上,香港民意正在“去泛政治化”,期待“大和解”,重建和谐;社会的主调也正在由政治争拗转向聚焦经济民生。泛民如何摆脱泛政治化的桎梏,顺应社情民意和发展主流作出调整,是对泛民的重大考验!
泛政治化蒙眼 泛民赔上诚信
林子健涉嫌提供虚假资料误导警方而被检控,已被正式落案控以“误导警务人员”罪。林子健“被掳”事件峰回路转,泛民在事发后,不仅不问情由“盲撑”林子健,甚至借题发挥攻击“一地两检”。随着真相不断浮现,愈来愈多证据证明所谓“被掳”事件实属子乌虚有,泛民自然成为社会舆论的众矢之的,民主党更在事件中赔上了整个党的诚信。
其实,只要不戴有色眼镜看待事件,都不难发现所谓“被掳”事件中存在大量违背常识的疑点。林子健指称自己在旺角遭操普通话的男子掳上车迷晕,去到不知名地方,两条大腿被打上多枚钉书钉。他怀疑是因为自己试图把巴塞隆拿球队主将美斯的签名照,交给刘霞所致。然而,不论从动机、过程、到所谓“强力部门行事的卤莽”,都令人难以置信。然而,民主党在未经深思熟虑之下,贸然召开记者会,更将矛头指向中央。这种做法显然不是一个负责任政党应有的表现。
泛民中人不乏律师,甚至有出身调查部门人士,对于林子健的一面之辞以及犯驳之处,怎可能没有怀疑?据了解,泛民也有人一开始就对事件存有怀疑,连何俊仁、李柱铭都曾表示对事件感到“摸不着头脑”。那麽,泛民为何在怀疑仍未厘清的情况下,就要众口一辞,借事件大做文章?这反映泛民中人被政治立场蒙蔽了双眼,对于事件的疑点视而不见,急不可待以泛政治化的惯性手法借题发挥。然而,当事件真相浮现、东窗事发之时,泛民马上被弄得狼狈不堪,成为了众矢之的。
林子健事件给泛民最大的教训:就是从政者不应被泛政治化蒙蔽理智,为了一己的政治偏见罔顾事实,草率地炒作事件从中获利,最终只会适得其反,累人累己。一些市民支持泛民,是希望泛民能够扮演理性的监察者角色,实事求是的讨论政策,而不是到处煽风点火、为反而反。泛民在林子健事件中表现出的劣质政治,难免会引来市民的反感。
香港社会近年掀起一股泛政治化的劣质政治歪风。本来,公共政策讨论,尽管立场不同,但都可以理性务实交流,没有需要政治凌驾理智,“非黑即白”,势不两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的讲话,提醒香港社会不要陷入“泛政治化”的漩涡,不要人为制造对立、对抗,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港人的认同。
这次林子健事件,由始至终都没有出现有人期待的“轰动性泛政治化炒作”。香港社会这种看似如常的理性冷静取态,其实正反映广大市民愈来愈理智和冷静,更显示主流民意厌恶泛政治化这种劣质政治的炒作,不希望见到香港社会继续陷入劣质政治的泥泞之中,令到社会不能理性务实地讨论共同政策,拖累经济民生,损害市民利益。
其实,主流民意在林子健事件中表现的“去泛政治化”取态,并非孤立的现象。在高铁“一地两检”的争论中,尽管泛民大肆进行政治化炒作,以种种近似恐慌荒谬的说法挑动市民的不满,企图否定“一地两检”的安排,但所有的民调都显示,支持“一地两检”的市民占大多数。“一地两检”是一个通关安排,主要是为了方便市民,发挥高铁效益,泛民将“一地两检”泛政治化,市民并不认同。
还有两件事:一是再有四名宣誓违法的立法会议员被法庭裁定丧失议员资格;二是十三名示威者反对新界东北发展规划,冲击立法会大楼罪成判处社会服务令,律政司认为刑期过轻提出覆核,上诉庭改判众人即时监禁八至十三个月。尽管泛民对这两个判决作出种种指责,但市民则普遍冷静观之,尊重法庭判决。
市民期待和解聚焦发展
香港社会受泛政治化困扰已久,确实是人心思稳,人心思变。主流民意在林子健事件中表现的“去泛政治化”取态,清楚显示市民期待和解,聚焦发展。特首林郑月娥上任后,聚焦发展,促进和谐,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林郑月娥最近首次以特首身分访京,一口气拜访了十六个国家部委及机关,就高铁、亚投行、教育合作、一带一路、新CEPA、旅游发展等议题达成了实质成果。这是广大市民所乐于见到的。
泛民应该了解民意的转变,下决心走出泛政治化的死胡同,积极回应社会对和解的期待,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参与“一地两检”的讨论,参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事务的沟通协商。这既是香港发展的需要,也是泛民自身的需要。
作者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