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华侨 >> 侨务动态 >> “华三代”贵阳街头吃肠旺面忆爷爷乡愁

“华三代”贵阳街头吃肠旺面忆爷爷乡愁

“华三代”贵阳街头吃肠旺面忆爷爷乡愁 传统的贵阳肠旺面。 杨云 摄 贵阳街头随处可见的贵阳肠旺面面馆。 杨云 摄 贵阳街头随处可见的贵阳肠旺面面馆。 杨云 摄

  新时社网贵阳1月28日电 题:“华三代”贵阳街头吃肠旺面忆爷爷

  作者 杨云

  “这味道应该和爷爷当年品尝的肠旺面一样吧!”马来西亚华人第三代黄可明在中国广州留学,借着2017年春节假期,搭乘贵广高铁动车来到贵阳,只为在贵阳品尝爷爷去世时也难以忘怀的味道。

  1939年,由于日军的入侵,黄可明的爷爷是从浙江一路逃难到贵阳的中学生,到贵阳时已经身无分文、饥肠辘辘。

  “当时一位好心的军官请爷爷吃了三碗肠旺面,爷爷说那是当时两年来吃到的第一餐饱饭。”黄可明说,“后来,爷爷就参了军,还远征到东南亚与日本法西斯军队作战。”

  黄可明告诉记者,爷爷说贵阳肠旺面对他人生意义非凡,既是一份救命面,更是一份争气面,是这碗面引导着他成为一名军人。

  贵阳肠旺面是贵州省贵阳市极负盛名的一种风味小吃。有山西刀削面的刀法,兰州拉面的劲道,四川担担面的滋润,武汉热干面的醇香,以色、香、味“三绝”而著称,具有血嫩、面脆、辣香、汤鲜的风味和口感,以及红而不辣、油而不腻、脆而不生的特点。

  贵阳肠旺面历史可追溯至晚清,将猪大肠和猪血收集,加工后佐入面中,取名肠旺面(取谐音“常旺”之意),被贵阳人追捧为内涵与寓意俱佳的美食。

  品尝着贵阳肠旺面,黄可明说:“爷爷希望儿孙们能够成为常旺中华之人,更希望儿孙们能够回到中国求学发展。”

  说起新年假期,黄可明说先去爷爷曾经走过的大西门、威清路、图云关、相宝山等老贵阳的巷陌寻访,然后再去看看壮美的黄果树、神奇的织金洞,还要探访一下世界最大的“锅”——FAST大射电望远镜。(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