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网2月7日电 美国《侨报》7日刊文称,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人类与人工智能,这对好朋友将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中国不仅要成为深度参与者,更要担当起未来的引领者。
资料图: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在韩国首尔进行对弈。文章摘编如下:
新年伊始,去年战胜李世石的人工智能“AlphaGo”卷土重来,换着马甲在网上横扫中日韩顶尖围棋高手,取得60连胜;之后,《最强大脑》第四季“人机大战”中,百度大脑“小度”在人脸识别、图像识别中战胜人类最强大脑……几个人工智能的表现,让人类有些许惊慌,更有燥热的兴奋。
尽管人工智能的概念已沉浮60余载,但却在最近一年大有爆发之势。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下半场”的爆发点,与之相伴的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医疗以及智慧家庭等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甚至是政治话语的前沿。它所代表的是信息时代的尖端技术。从人类建立起需要指导控制才能运行的计算机,到计算机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这一飞跃深刻改变诸如汽车、健康、娱乐等许多产业的格局,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的经济形态。
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近日,国际著名市场调查公司埃森哲就提出: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帮助美国、日本等国家生产率提高40%左右。尽管这份报告并没有提及中国,但人工智能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已毋庸置疑。
就中国目前的状况看,迫切需要技术转型作为产业革新契机,而这种革新正需要人工智能技术来完成。2015年7月,人工智能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被推上国家战略层面。2016年3月,“人工智能”一词首次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国的科技企业也争相布局移动智能终端、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飞机、智能医疗诊断、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领域……
甚至于,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潜力引起了美国媒体的警觉。《纽约时报》近日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军备竞赛上正在赶超美国》的文章,对美中科技公司以及政府政策等诸多环境进行了对比,包括中国人口优势带来的大数据爆发,汉语输入复杂性导致的语音技术普及,以及政府开放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等。
其中各项数据指标显示,中国的人工智能实力不容小觑。虽然短期内美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依然保持领先,但该报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反超美国已成为大概率事件。
资料图:可以玩扑克牌的双臂机器人 新时社记者 张畅 摄无论这是否言过其实,在面对人工智能这个下一时代的新风口时,中国必将顺应趋势大力发展。当然,人工智能的发展虽潜力巨大,但仍处爬坡期,其研究与应用依然任重道远。
从商业模式来看,纯粹的人工智能等创业项目大多没有较为清晰的商业模式,距离全面应用仍较远。因此需要企业找到深度学习、适合解题的领域。
在技术层面,也有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如中国的机器人行业发展迅猛,但与美日德等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还存在浮躁情绪、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这些都亟待解决。
当然,人才也是重要因素,中国不仅需要优秀的深度学习领域的科学家,也需要大批热衷学习、实验和解决问题的年轻工程师。
今天人们看待人工智能的视角或许与1886年的人看待汽车一样,觉得新奇、有趣,但又有些许忧虑——担心“工作被替代而失业”者有之,恐慌于“人类将被统治、奴役”者亦有之。
但回首过去,在一波波的自动化浪潮之后,我们的生活变得远比以前更好了。如今,虽然很多密集型、重复性工作都实现自动化,但经济学家们已经一再证明,自动化有助于总体生活水平的上升。
就像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颠覆性改变一样,随着人工智能的涌现,人类终将从繁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投身于更具有创造力、探索性、更高生产力的工作当中去。
人类与人工智能,这对好朋友将创造更多的价值,中国不仅要成为深度参与者,更要担当起未来的引领者。在互联网的“上半场”,中国表现出色,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企业,走在了这一产业的世界前列;在互联网的“下半场”,只要中国企业有备而来,再一次实现弯道超车,并非没有可能。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