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昨日继续在伦敦开展国事访问活动,香港时间今日将会转往英国北部名城曼彻斯特访问,参观大学科研机构及英超联球会曼城;相信酷爱足球的习大大踏足曼城球场,将会令到这个超级国事访问在王室金马车和国宴之外更增添一份平民化与亲切感。
事实是,习近平在英三日的活动,单从气氛、场面而言,足可以用庄严、得体、和谐这三个美好的词汇来形容。当然,国事访问的成功,必须要在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上的合作取得成果,方可谓之有成;但是,国与国的关系、不同制度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某程度上仍是要通过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包括语言表达,才能有效达至。也正因如此,在重大外事活动中,国家或政府领导人的言行举止、衣着谈吐、文化修养,均会被外界视为评价访问成败的准则之一,评论界更会从片言只字、微言大义中看出一点道道;也未必是空穴来风、全无根据的。
而值得高兴的是,从习主席三日在英行程看来,这一次的国事访问,最少在语言沟通表达和文化交流方面都是成功和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令到整个访问显得更加生动、充实和有力,就是一般英国和欧洲的平民百姓,只要看电视转播和新闻翻译,也能从习主席的神情动作和讲话内容中感受到一份大国气度,感受到习近平主席对英国王室和英国文化的认识与尊重,感受到中国和平崛起与寻求合作共赢的决心与诚意。这一方面的评分,应该是近年领导人出访活动中最高的。
其中,习近平主席出席英女王国宴时的致词,就是一个非常成功和感人的讲话。习主席首先不忘祝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成为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君主,然后又提到中英两国作为东西两大文明杰出代表过去互相交往、互相影响的经过。习主席提到:中国的儒、道思想和四大发明在英国文化和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印记,《国富论》、《天演论》等英国名着则为中国思想界打开了全新的视野;中国的丝绸、瓷器曾经令英国人倾倒,但英国的工业革命则使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制造业脱胎换骨;中国的茶叶到了英国,被匠心独运地调制成了英式红茶,这一连串的祝贺和生动对比,不仅令到在座的英女王眉开眼笑,其他在座的英国官员和名流学者,还有听到讲话的中英两国人民,都会感到亲切和高兴。
当然,光是美好和动听的言词并不足以表达习近平主席此行的目的和意义,习主席这一次访英,最终目的是要真正打开中英关系走向黄金时代的大门,是要向英国人民以至全欧洲、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够了解到,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社会主义中国,不仅不会侵犯别人、不会强国必霸,而且正以最大的决心和诚意走向世界,寻求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衷诚合作、互利共赢、全面发展、构建和平,而中国这一方针,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思想为根,也有现实的政治、经济、军事需要为据,因而是切实可行和利在合作两方、惠及全球的。
事实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习近平现届中央执政以来,中国这一和平崛起、谋求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方针是已经旗帜鲜明和一再昭告天下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一些国家企图利用中国的克制忍让搵着数、占便宜,在一些地区领土主权和资源问题上一再寻衅生事,迫使中国作出反击,从而制造中国强了就恶、强了就要侵犯别人的假象,个别大国则躲在幕后操盘策划推波助澜;中国坚决扞卫领土主权,当然是理直气壮、义正词严,但在西方传媒包围和封锁之下,中国声音不但不能准确传播开去,还被蓄意扭曲和误读,令到中国形象受损,正确主张也不能为各国人民所广泛周知。
在这种情形下,习近平主席这次的英伦金秋之行,目的和意义不仅仅在于总值可能达到四百亿英镑的经贸投资合作协议,而是希望将一个和平理性、明智务实、寻求合作的美好的中国形象,生动、完整地呈献在英国人民、欧洲人民和世界人民面前,从而推动中英关系、中欧关系以至全球关系都能够逐步走向一个如黄金般灿烂的新时代。
毫无疑问,习近平主席在英女王国宴上的讲话就这一议题的描述就是生动、有力的,同时更是言词得体和令人信服的。习主席说到:当今世界,人类已经走出上世纪战争和冲突的阴霾,正在走进二十一世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时代。各国互相依存、利益交融越来越深,日益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作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代表,中英两国都处在各自发展的关键阶段,促进改革、谋发展、惠民生任务艰鉅,中国有句古语: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英国也有句名言: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并且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今年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双方应该牢牢把握机遇、携手前行、共同开辟两国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无论是经贸合作还是人文交流,习近平主席这一次的英伦之行,都必将取得丰硕成果,已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