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货币政策去向未明,新兴市场持续承受沉重的资金外流压力,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中国上月外汇储备出现创纪录的跌幅,超逾九百亿美元,几乎相等于马来西亚外储总额,加剧走资恐慌与疑虑。不过,中国外汇储备底子仍然丰厚,目前馀额高达三万五千五百亿美元,为全球外储水平最高,足以抵御外在金融冲击与经济逆风,还可保人民币汇率稳定,维持在合理区间内上落。
中国外汇储备自去年六月创出三万九千九百亿美元历史新高之后,便告触顶回落,过去四个月更呈连续下降的势头,上月外储录得九百三十九亿美元跌幅,相等外储总额的百分之二点五,跌幅之大超出预期,但这并非因为中国经济基本因素呈现根本性变化,造成大规模资金出逃。中国外储水平大幅下降,是受到多项因素叠加造成。
一是入市干预汇市。上月十一日中国推进货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不断升温,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中国有必要动用适量的外汇储备,入市干预汇市,即沽出美元买入人民币,避免出现更严重金融市场动荡。
二是环球股汇震荡,全球资金避险。美联储局是否启动利率正常化,迄今仍举棋不定,是造成环球股汇动荡不安的主因,促使投资者加速从新兴市场撤退,减持风险资产、增持现金,中国也是受害者,可说是避无可避。
三是外汇储备资产估值下降。美元持续呈强,加上人民币适度贬值,中国外汇储备组合中的美元以外资产出现缩水,包括欧元、日圆等资产,也是中国外储水平减少的原因之一。
无可否认,中国外汇储备创纪录跌幅消息一出,外汇市场即时有较大反应,人民币汇率出现一些波动,在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急跌百分之零点三五至六点四八九五,而人民币套息拆仓活动则加剧,人民币加快兑换成为港元,以致港元兑美元触及七点七五强方保证兑换上限,金管局昨晚再入市承接港元买盘,反映出金融市场对人民币持续贬值疑虑挥之不去,忧心新兴市场股汇风暴会进一步升级、恶化。
然而,过去一个月,人民币兑美元仅贬值约百分之三,根本谈不上参与全球货币战,以刺激外贸出口,况且对比全球主要货币汇率,人民币依然是除了美元之外,全球最强势货币之一,外资大行不应将新兴市场货币贬值风以至环球股市大冧市的责任推卸在人民币身上。
其实,中国外汇储备波动,有可能成为新常态。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与改变增长模式,外汇储备已不可能长期保持有增无减。中国过去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其中外贸出口获得大量美元外汇收益,透过沽人民币买入美元(美债)的操作,一方面可避免人民币升势过快、过急,另一方面则累积丰厚外汇储备,现在中国正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除了出口外,转向更多依赖消费拉动经济,因而可能出现反向操作,即买入人民币沽出美元(美债),防范人民币过度贬值,外汇储备无可避免会有所下降。
换言之,中国外汇储备略为减少是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结果,实在毋须过虑,更不应该视作人民币将加快贬值。在数万亿美元外储、经常帐保持盈馀、经济增速高居全球前列及国际化需求增加等因素支持下,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基础。
本文系新时社报社评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