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张高丽出席“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解读“十三五”

千余中外佳作吸引6万观客 北京国际摄影周2015完美收官

新时社网11月1日电(记者曹晓晨、张帅)2015年北京国际摄影周1日下午圆满收官。自10月24日开幕以来,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摄影师组成了30余个主题推介,展示了上千张摄影精品力作。摄影周以其专业性、学术性及权威性,得到了专业摄影人、摄影机构及广大摄影爱好者的一致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9天的展览期间,北京国际摄影周2015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华世纪坛主会场参观人数超过6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媒体联盟的合作宣传,北京国际摄影周在互联网上网友总曝光量超过3亿。
回顾本届北京国际摄影周的各项主要活动,以影像世纪为主题的系列展览,汇集了来自美国、英国、印度、德国以及中国等多个国家的13场展览,包括美国著名摄影师薇薇安迈尔原作展、《英国皇家摄影学会1839-1930年典藏作品展》9.3阅兵中国大阅兵图片集、一带一路主题摄影展等首次齐聚亮相。
这些国内外不同风格的作品,展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及社会风貌,反映了来自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人民的精神世界,是一次打破物理界线的艺术对话和文化融合,充分体现了本届北京国际摄影周影像世纪的主题思想。
增添首都标尺性元素
北京国际摄影周于2013年举办首届,是北京推进文化建设的一项新举措,今年迎来第三次亮相。虽然起步较晚,但得益于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区位优势,以及摄影技术及设备的变革性普及、公众参与度高等因素,北京国际摄影周起步高、提速快,在较短时间内赢得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并已于2014年获得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的官方权威认证和授权。
值得一提的是,为继续扩大北京国际摄影周的影响力从而促进公共文化建设,北京国际摄影周采取了多渠道合作的方针策略,成功与各地方政府、群众艺术馆线以及公益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杨元惺表示,北京国际摄影周立足北京、服务全国,积极参与国际摄影文化及技术交流与合作,同时把握社会公益属性与市场运营价值,兼顾高端专业水准与大众参与程度。举办北京国际摄影周,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悄悄增添了标尺性元素。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