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琪
在9月份进入尾声之际,A股行情也开始有所回稳,但重挫之后的行情仍处于反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A股有心反弹,是因为清理场外配资已经进入尾声,市场被动性与被迫性的做空抛压正在消除;但无力而为是因为行情“地量之后见地价”的过程尚未显现,外围股市一片萧瑟,制约了投资者参与反弹的热情和信心。对于目前的A股行情,最权威的基调是:市场已经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的改革方向,不会因为这次股市波动而改变。
我们认为,在场外配资、投机性游资离场后,市场中影响行情波动的主力军已主要是之前维稳阶段“不做空”的券商和公募基金,以及产业资本的增持大军。这部分生力军在四季度来临之际做多脱困的愿望比较强烈,从而构成行情反弹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但整体上仍存在近虑与远忧的制约。一是,到明年1月份为期6个月的禁售期即将结束;二是,欧美股市大概率已经进入起码是中级以上的调整。
欧美股市大概率进入中级以上调整的原因在于:其一,美国经济的复苏主要依赖于房地产和外来投资,后续复苏动力正在减弱,而主要依靠量宽刺激的欧洲经济也缺乏复苏的新生动力;其二,欧美包括日本等继续推行货币量宽的空间已经受到资产抵押物不足的约束,也受到美联储货币宽松政策趋于收敛的制约。两者因素对欧美股市的经济预期与流动性环境形成双重拐点的影响,因而步入调整周期已是大概率事件。
对此需要注意的是,A股市场与欧美股市以往历史上的“跷跷板”效应已经已经明显减弱。主要原因是:1、以往的“跷跷板”效应形成在中国经济一枝独秀阶段,当外围经济环境与资本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大量资本自然想方设法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人民币资产升值的收益;2、以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还没现在那么大,而目前时期正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也正在逐步加大,经济疲弱且还存在人民币贬值的预期,资本进出的自由度和全球联动性等已显著增强;3、当欧美经济走衰、资本市场走弱,对中国出口经济必然构成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因此,当欧美股市走弱的时候,A股市场已经很难独善其身。目前比较有利的地方在于,相对于欧美股市步入至少中级调整的趋势,A股市场已经提前进行了去泡沫的大调整,“抗感冒”能力已经大幅增强。
综上不难发现,9月份A股在剩余场外配资限期离场压制下有望完成阶段性探底与造底的过程,四季度A股存在券商与公募基金“年度吃饭”的反弹动因,但这种反弹动因又会受到外围环境不佳、1月份禁售期解禁等内外不利因素的制约。我们预期,近期A股仍以弱势区域性震荡为主,甚至不排除“地量之后找地价”的再次下探,但整体上已步入抗跌性逐渐增强的自我修复阶段,且四季度存在“吃饭需要”的脉冲性反弹机会。
我们认为,随着行情整体步入自我调节、自我修复时期,之前要么千股涨停,要么千股跌停的极端行情局面将大为改观,并逐渐形成涨停与跌停并存的新局面。由于修复期的行情是结构化的,因此在交易和配置策略上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市势环境已经大为改变,6月份之前的涨跌逻辑已经不适用于现在和后阶段时期的行情。例如,泡沫化上涨时期“讲概念性故事”驱动股价的逻辑已不能适用于弱势市况,在弱势氛围中如果继续“讲概念性故事”,投资者会怀疑是否存在配合套现的动机,弱势市场更注重讲清清楚楚、实实在在的增长逻辑。
第二,不同阶段驱动股票涨跌的因素是会相互变化的。例如,在7-8月份的市场维稳阶段,“王的股票”是催涨因素,但在8月下旬起行情破位下跌后,原来护盘资金买入的股票均已被套,受套盘反而成为后期行情的抑制性因素;此外,在这轮去杠杠的大调整中,有一大批股票因为融资盘和场外配资盘被强平而出现崩盘式下跌,但这种“砍杀”式下跌并不影响公司的基本面。相反,之前能够被配资盘与融资盘大量买入的公司大多还是“有真实故事”的。因此,之前与目前阶段被“砍杀”而导致超跌的股票,在未来配资盘限期离场后就存在了否极泰来的新机会。换言之,“王的股票”在8月份是有上涨机会的好股票,而在当前及后阶段则是有解套压力的股票;而被杠杆盘“砍杀”的股票之前是有崩盘下跌风险的坏股票,而在配资被限期离场、抛压因素消除后反而成为超跌的好股票。
第三,9月份以来,无论是上证指数,还是中小创指数均区域性横向整理了近一个月时间,结合行情调整幅度、交易量收缩程度和市场估值水平等,A股整体已经找到大市的新平衡区,这是A股开始自我调节的表现,也是步入自我修复的基础。在行情下跌动力收缩、上涨动力不强的平衡波动新态势下,交易上宜采取“买恐慌、卖拉升”的反向策略。THE_END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