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协同创新环境是推动青年创新创业的关键支撑

协同创新环境是推动青年创新创业的关键支撑(2)

  易斌则强调了在新青年协同发展中共青团中央应起到的作用。他认为,青年创业者应分为三个层次:大学生、社会创业者、企业家,而将成功企业家作为新青年企业家协同创新的主体非常重要。他认为,这些企业家普遍存在国际化和层次提升的问题,中青企业家协会应承担起中介机构的工作,搭建平台,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带动企业家进行国际经验和项目交流,跟国际对接,以使未来走得更长远。同时,还可以在企业家和大学之间搭建人才和项目交流平台。中青企协还应建立平台发布创业者需求的政策信息,同时注意做好信息的传播工作。

  作为创业实践者,朱谨对创业团队建设和协同问题感慨良多。她指出,创业者过多,创业合作者较少,难以真正架构创业团队,已成为制约创新创业活动展开的重要瓶颈。就此破题,可以选择以股份的方式让大家都成为老板。同时也要加强对如何实现人才协同创业问题的研究。在协同方面,还要建立健全创新评价体系,这对鼓励创新尤其是能够产业化的创新非常重要。就此,除了研究论文方面的激励,还可以建立起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激励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还需引起重视

  与会专家认为,人才培养既要在实践中带动,也要在教育中培养。对人才培养问题,与会嘉宾也给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曹国英指出,除了天使投资者等对创业人才的带动与培养之外,在人才尤其青年人才的培养上,要注意解决高水平人才的欠缺问题。创业创新需要有国际化视野甚或是国际渠道的高层次、顶尖人才。这样的人可能能带一个产业走出来。因此要解决打造吸引一流人才的环境的问题。

  易聪提供了创业教育方面的英国经验。在英国,社区经常会有各式各样免费的培训课程。同时,大企业非常鼓励创新创业,并提供资金去资助各种创业团队,很多创业都是由他们主导和发起的。大企业主导的企业内创业,在管理和技术经验以及社会人脉、客户等的提供上,对青年人帮助很大。于其中,大企业可以以服务换股权,从股权方面获益。这也使创业者天然就具备所有的协同效应。校园里面也有各种俱乐部,还有很多校企合作项目,有大企业在学校中共同推动创业的项目。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秘书长兼研究总监郑金连以中关村为例,认为当下存在国际人才比例不足的问题。中关村应有国际猎头和来华留学生,政策要为来华留学生和外籍人才在中关村创业提供便利。她指出,创业教育对青年来说非常重要,但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在中国还尚未真正成型,从事这些工作的大部分是培训机构。对实施创业教育的主体来说,其中的老师50%以上必须是企业家,非企业家的老师也必须在企业上锻炼,才能进行授课。当然,投资者也可以帮助创业者积累经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