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华侨 >> 侨务动态 >> 51家世界华文媒体高层参访汕头侨乡潮阳

华媒笔写报国志 侨界歌唱故园情

  新时社北京8月31日电 题:华媒笔写报国志 侨界歌唱故园情

  作者 冉文娟

  一张模糊的老照片记录了华侨女记者黄薇赴徐州会战前线采访的情景。照片中的她戎装披挂、英姿飒飒,一头短发与男子无异。

  1938年,黄薇以新加坡《星洲日报》特派记者身份回到祖国,旋即参加了徐州会战实况采访。“为了战地行动方便,也为了在前线不被人一眼看出我是一个女性,我把头发剪短,把衣裙换上军装,变成了一个‘小兵’”。黄薇曾这样回忆。

  此后,她又深入敌后,采写了百余篇敌后通讯,或报道民众英勇抗战、或揭露日寇发指兽行、或呼吁侨胞筹措物资……这些通讯在《星洲日报》上连载6个多月,极大地唤起了华侨的抗战热情。不少人被黄薇的文字所感染,回国参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华文媒体成为在海外宣传抗日的坚强堡垒。国难当头,许多热血记者组团回国采访,向侨胞发回大量真实报道。

  “前线的给养非常成问题,士兵常常饿了四五天,尤其是在冰天雪地、风雨交加的时候,许多士兵还穿着单衣,饥寒交迫。”1938年前后,记者辜俊英在日记中满含忧患地写下自己的战地见闻。

  1937年底,由10余家华文媒体派出的15名记者组成南洋华侨战地记者团,当时的马来亚“四君子”之一的辜俊英被选为领队。记者团几经周折辗转抵达延安,受到毛泽东等人的接见。

  “警卫员把我的名片递进去以后,不一会儿,毛主席到外面来接我们到里面坐,并和我热情地握手,毛主席还说他对马来亚华侨热心支援祖国抗日表示衷心的感谢。”辜俊英的日记中如是记述。

  华文媒体人以如椽之笔书写抗战见闻,号召侨胞团结抗日,引起了日军的疯狂报复。许多报馆被日军摧毁,大量报人被残忍捕杀。中国新闻社原社长郭招金在受访时透露,据史学工作者最新研究确认,至少有43名东南亚中文报刊工作者在抗战中被日军杀害。

  报人投笔为剑,抗战中的文艺工作者则以音符为武器,在家园被毁、国土沦陷之际,鼓舞侨界民众斗志,播撒胜利希望。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音乐家夏之秋作曲的《歌八百壮士》等歌曲穿越千山万水,在南洋华侨中引起极大共鸣。

  1938年底,由夏之秋带领的武汉合唱团自筹经费赴南洋演出,广受欢迎。“九时演唱开始,男女团员严正伫立,引吭高歌,到悲愤激昂处,侨众频频报以掌声。”马六甲一家华文媒体记载了当时合唱团演出的情景。

  一位观看了演出的侨胞则这样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歌声入耳,闻所未闻,但觉耳际有万马奔腾,怒潮汹涌,见所未见,对寇军暴行,使人愤恨填膺。”

  弦歌不绝,希望不灭。大量经典抗战歌曲在海外侨胞中传唱。这些歌曲以高超的艺术水准、朗朗上口的旋律唤醒同胞家国之情,在风雨如晦的时局中,点燃莹莹微光。

  著名侨领陈嘉庚在1939年2月26日的《南洋商报》上这样评价歌曲《长城谣》:“昨晚之名曲《长城谣》,集千余观众之歌声,做融洽一片之怒吼,所谓歌声到处,救亡精神寄乎期间,歌咏之感人力量实大矣哉。”

  歌曲、戏剧、版画……侨界的抗战文艺宣传呈百花齐放之态。1940年,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战时流动演剧二队、厦门儿童剧团赴东亚、南洋一带,演出了《保卫卢沟桥》、《民族万岁》、《台儿庄之春》等剧目,成为侨胞增强民族意识的催化剂。

  “文艺作品能够穿透心灵,跨越国界。”夏之秋之女夏兰青接受新时社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时至今日,当年的文章和歌谣,仍如火焰般,熠熠生辉。(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