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8月,坊间最近再度热传“北戴河会议”,这个所谓“中国最神秘会议之一”,太过撩人心弦,令人无限暇想。有的还郑重其事分析今年的几大议题,如“十三五”规划、经济形势、反腐打虎、人事安排等等。有境外媒体更是言之凿凿,往年北戴河会议8月10日左右召开,今年准备工作“至少提前了一周”。
自诩“离中南海最近的财经政策移动顾问”,财国君乍一看别人家说得那么确切,自己竟然一无所知,都有点怀疑与北戴河那两百多公里距离是不是太遥远了些。
惊魂未定之际,恰有领导来问,“你们可曾为北戴河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他就正告我,“还是写一点罢;几十万用户很爱看你们的文章。”
这就让财国君恢复了一点自信。
北戴河嘛,财国君也是去过几次的,“恰好”都是夏天。渤海之滨,燕山之南,在中国的政治版图中,北戴河曾经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有多方面的公开资料和报道介绍,抗美援朝之后,1954年夏天,中央集体到北戴河一边避暑一边办公,海滨小城的政治地理开始重构,“夏都”之称也由此而来。比起“北戴河会议”或“夏都”,它的一个更为官方的称谓是“中央暑期办公制度”。
1950年代中期,很多夏季的中央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新华社北戴河电”这样的字眼曾经频频出现在报端,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决策也不断从这里诞生。渐渐地,北戴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的政治“晴雨表”。
1958年8月17日至30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比如,著名的1958年“北戴河会议”,也就是8月17日至8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大跃进”的一次标志性会议,通过了大炼钢铁和大办人民公社的决策。也是这一次,毛泽东拍板“炮击金门”。
1965年后,很大程度上由于“文革”因素,几近常规化的北戴河会议“悄然消失”,直到1980年代,邓小平的身影频繁出现北戴河。中断十几年的中央暑期办公制度再度恢复,“夏都”的称谓也再次回到北戴河。
财国君查阅公开资料发现,邓小平最后一次到北戴河休假,是1992年7月,此时他已88岁高龄了,在北戴河的住处审阅了十四大报告稿,表示同意报告的框架。
1988年7月26日,邓小平在北戴河游泳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北戴河都是中央高层在夏季处理内政开展外交的重要场所之一,这一惯例一直到延续2003年。是年夏天,中央决定五大班子不到北戴河办公,中央暑期办公制度又一次告别历史舞台,当时还引起舆论的一阵热议,久之也就习惯了。十多年后,没承想又在传言中“恢复”了。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财国君也进行了求证。从道理上讲,随着中国政治逐渐走向透明化、“常规化”,北戴河已经不需要那么“神秘”,其政治色彩逐步淡化,回归其北方稀缺的疗养胜地本来面目。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厉行“八项规定”,放着好好的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不用,跑到游人扎堆的北戴河开会,更是于理难通的。
2010年7月29日,习近平看望在北戴河暑期休假的“千人计划”入选专家代表,与他们进行座谈并讲话。
当然,不时也有领导过去,但公开报道显示,主是去看望在此疗养的专家、劳模。比如2013年和2014年暑期,受习近平委托,刘云山就在北戴河看望了当年参加暑期休假活动的专家。前些年,习近平任常委之后、任总书记之前,也曾有过类似举动。比如2010年7月,他在北戴河看望了在那里休假的“千人计划”入选专家代表,与他们进行座谈并讲话。
这样的座谈会,我们不能说它不重要,但显然不是那个意义上的“北戴河会议”。
如果说,在任或退休高层在北戴河休假或其他公干时附带谈了点什么——老百姓酒桌上不也经常要对形势政策指点一二么——也把它归为“北戴河会议”的话,那财国君就无语了——无法证伪呀。
不知道为何那么多人一口咬定今年北戴河会议将会如何如何。不久前的7月20日、7月30日,中央政治局连续两次开会,已经是超常规所为,“十三五”、五中全会、经济部署、“打老虎”,时下的大事已经谈过一遍了。紧接着几天十来天再移到北戴河谈一遍,有意思么?有必要么?有可能么?
如果还不相信财国君,那就微信上再搜索一下“北戴河会议”,之前那些“预言”,大都已经悄然消失了。这意味着什么?你懂的。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