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网丽水8月25日电(记者 李婷婷)“村里有了爱心幸福食堂,我们每顿都能吃上新鲜又美味的饭菜。”25日中午11时许,浙江省青田县吴坑乡尚仁村老年食堂的大锅里,热腾腾的红烧肉还在厨师的锅铲下翻滚着。村里20多名老人早早来到食堂,按各自编号落座,他们一边闲聊,一边等着开饭。
96岁的长寿老人陈老太,笑呵呵地坐在人群中:“这里人多,热闹。荤素搭配的饭菜,有味。还可以谈谈心。”陈老太说,在得知村里兴办老年食堂后,她就说服儿子,从温州桥头搬回了尚仁村。“只要解决了吃饭问题,我更喜欢住在老家!”
几千年来,“养儿防老”一直是国人的传统思维。但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今天,现实却是子女的“远走高飞”,于是,“空巢”成为老人的一种普遍状态,农村尤甚。作为国内著名“侨乡”,青田县52万人口中有28万华侨旅居海外,亦有15万“青商”活跃在国内各地,全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7.68万人,其中近5万为“空巢老人”。
“留在家里的人太少了,平时吃饭特别麻烦。”大仁村村民周成燕每次一到饭点就特别惆怅,自从子女外出到东北创业后,家里就剩下她和老伴两个人,“做饭就成了难题。”
“农村老人群体虽然物质相对富裕,但精神生活匮乏。”据青田县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针对此,由政府主导、民间参与创办的“幸福食堂”,如雨后春笋般在山乡冒了出来。
据介绍,“幸福食堂”是以老人自愿为原则,以礼堂为依托,在文化礼堂内或附近空置房、祠堂内因地制宜建设,为本村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免费提供生活照料和文化服务。同时,村级层面成立由村干部、老人协会、热心乡贤共同参与的工作小组负责日常管理。县级层面则成立一支由100多人组成的尊老敬老志愿服务队,分批不定期为老人提供陪护、陪聊、健康体检等“一对一”志愿服务。对新建的和年正常开放260天以上的“幸福食堂”,青田县、乡镇也将予以2—5万元的经费补助。
在青田西北部的一个边远乡镇——章村乡,全乡共16个行政村,17200人口,其中近75%人口外出务工经商或久居外地,留守在家的大部分是老人,黄肚村尤为突出。
为兴办“幸福食堂”,专程赶回来的乡贤汤少林,更是倾注了全部心血。在他看来,“幸福食堂”的意义远在敬老、养老、爱老之外。
“我希望通过兴办‘幸福食堂’,转变现代年轻人的思想,重塑故乡淳朴、互助、友爱、诚信的良好风尚。”汤少林说,只有这样,老人们才能拥有更多幸福。
目前,青田县已有10家农村文化礼堂内成功建成“老人幸福食堂”,并已成为当地引领社会风尚,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