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问题一直深深地困扰着美国。直至今天,美国高等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种族问题——或明或暗的“种族配额”(racial quota)与用意虽好但却遭到许多白人抵制的“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on)。对于想申请就读哈佛大学等美国顶尖高校的中国学生而言,了解美国高等教育中的“种族配额”颇为紧要。
——编者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陷入了种族歧视的舆论漩涡和法律纠纷,因为它现行的招生录取制度“无端地”拒绝了大量自认为很优秀的亚裔美国人申请者,以利于其他族裔学生就学,从而遭到亚裔美国人中的一些人抱团起诉,并再度掀起美国高等教育学习权与族裔平等的长期争议。同时被起诉的还有著名的美国公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哈佛大学在随后发表的媒体声明中否认其录取过程存在歧视,称“学校是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特长、家庭背景等条件做出的录取决定,完全符合现行的法律”,而且这种入学考核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背景、思维、经验、才能和启发中更好地学习、成长。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同样也在声明中否认其歧视亚裔入学申请者,并为自己的招生录取辩护。
亚裔很受伤,起诉维权
在美国这样的多种族组成的国家,“种族配额”通常是把招生录取、就业岗位等的名额按比例政策性地分配给不同族裔。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常春藤盟校”,招生录取的配额是各校自行规定的录取相应族裔学生的百分比。如果申请入学者属于一个在校园里超出他们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的族裔,比如现在的亚裔和以往的犹太裔,那么这些名校就会以一些“莫须有”的理由拒绝他们的入学申请。这当然让被拒者深感愤怒。
作为少数族裔的亚裔现在对一所著名私立大学和一所著名公立大学同时提出法律诉讼,这让美国社会立即联想到了上世纪犹太裔学生占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新生的比率超过两成,各校先后分别设下10%至15%名额限制的历史。
如今,出现了一种与当时针对犹太人相似的针对亚裔美国人的现象。为了进入顶尖名校,他们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成绩必须比白人学生高出大约140分。最新数据显示,在哈佛大学所有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成绩非常高的申请者中,超过一半的是亚裔。亚裔是美国增长最迅速的种族,但二十年来,他们在哈佛大学本科生中所占的比例却一直变化不大。
为此,非营利组织“大学生公平录取”(SFFA)向哈佛大学所在地马萨诸塞州的联邦巡回法庭提起长达120页的诉讼,指控哈佛大学的录取政策存在对亚裔的“种族歧视”。这个组织为了收集哈佛大学歧视亚裔学生的“罪证”,专门开发了一个网站,名为“哈佛不公平”。
对于这种现状,哈佛大学一个最常见的理由就是,许多亚裔美国人申请者能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但是缺乏创造力或领导力等抽象的品质。早在1988年,哈佛大学的招生主任威廉·菲茨西蒙斯就表示,亚裔美国人在“课余标准上的表现稍差”。但是,反对者认为这种说法没有普遍公认的事实依据——几乎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一说法的真实性。一项针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逾10万名入学申请者的新研究发现,种族和课外成就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性。
“软标准”,招录的潜规则
由于不断移民等导致的人口族裔结构的大变化,今天美国族裔之间的教育、就业和社会竞争大大加剧。在犹太人之后最具竞争能力的族群就是以华裔为首的亚裔,也就是被“常春藤盟校”等名校在招生录取中潜规则限制的“新犹太人”。
针对哈佛的新讼案以大量证据和数据显示,常春藤盟校一如几十年前对付犹太学生的同样手段,通过淡化亚裔考生优异成绩的“硬标准”,而操纵极不透明的所谓个人素质之类的“软标准”,来限制招收亚裔学生。一个明显的对比证据,便是完全依照“硬标准”招生的加州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近年来亚裔学生的比率都达到了40%,但是哈佛大学和同在加州的私立名校斯坦福大学,亚裔学生的比率仍然徘徊在20%。
起诉哈佛大学对亚裔歧视不但是对美国高校“平权行动”最新法律的挑战,而且也是第一起针对一所私立大学的。起诉事件的发起者与推动者爱德华·布卢姆所在的组织—— “公平代表计划”(POFR),已经招募了一批自认为被使用了“种族配额”的大学拒绝了的优秀学生。
在2007年至2013年间,哈佛大学亚裔学生的入学人数占全校当年录取总学生人数的比例从15%上升到18%,但即便增长到20%,也可能难以抵消对哈佛大学暗自实行配额的指控。布卢姆坚持认为,哈佛大学的招生政策就是“一块意在隐瞒、掩盖并混淆族裔平衡与配额的遮羞布”。
现在,由美国8所名校组成的“常春藤盟校”对亚裔学生数量设定更高的门槛和配额限制,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亚裔入学申请者虽然擅长“学术能力评估测试”考试,得分较高,但不代表就能够顺利入学。根据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相同的平均绩点(GPA)下,亚裔要有1460分才有入学机会,白人为1320分,拉丁裔为1190分,非裔为1010分。由于配额制,虽然申请入学的亚裔学生二十多年来增加了很多,但哈佛大学的亚裔录取比例却几乎没有改变过——1992年为19.1%,低于没有族裔偏好的加州理工学院的25.2%;2013年为18%,而加州理工学院则高达42.5%。
今天,非得来哈佛求学不可吗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国内,虽然许多人都觉得哈佛大学对亚裔入学申请者有严重歧视,但也有人认为,优秀学生不必非挤到哈佛大学,去别的学校上学照样能有好的前途。
例如,佛蒙特州斯托市的沃恩·卡尼先生日前就在致《纽约时报》编辑的信中说:“50年前我还是哈佛大学学生的时候,大家都一致认同,如果学校的招生只是看平均绩点和统一考试成绩那么简单的话,哈佛大学不用在纽约大区以外招生就可以招满一个年级。但这个标准不是,也从来不是哈佛大学的录取标准,哈佛大学今天依然拒绝了95%的自认为极为优秀的学生,而且这些人里几乎所有人都能在哈佛大学取得好成绩。”
理性的卡尼认为,精英教育不是零和博弈,而出色的教育在很多学校,特别是私立学校都能实现。也就是说,卡尼谆谆告诫申请者们别都非得挤破头到哈佛大学读书,去别的名校照样能有好的发展。
其实,这种所谓的逆耳之言并非没有道理。西方谚语有云“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中国也有“曲线救国”的说法。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如果哈佛大学在这场事关重大的法律之战中最终赢了,那么亚裔也最好别有整体性的挫败感。因为一方面并非上了哈佛大学就能确保一生辉煌;另一方面,去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上学,如果自己的确出彩,照样能与哈佛毕业生一样吃香,甚至还能超越他们。而且,先去其他学校上本科,再攻读哈佛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实最终归宿相同。
毫无疑问,哈佛大学被诉歧视亚裔一案的法庭审判必将是一个耗时的过程。无论最终的判决结果如何,这一案件都必将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美国广播公司的评论说,对顶尖学校在录取过程中存在种族歧视的怀疑一直存在,这次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被告上法庭,有可能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起示范效应,其他名牌大学也会遭到类似指控。( 胡乐乐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